2016年8月25日,贵州省羊艾监狱五监区干警收到这样一封特殊的信,信的内容是“尊敬的警官们,我不知该怎么感谢你们……孩子到了入学年龄,没有户口怎么入学读书?最近一段时间,每当想起这个问题,就让我倍受煎熬……如果没有你们的无私帮助,我孩子的户口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就得不到落实……是你们,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多方奔走,不辞辛劳,帮我解决天大难题,让我卸下了心中的包袱。”“尊敬的警官,我郑重承诺,在我剩下的刑期里,一定好好改造,用优异的改造成绩来感恩、报答监狱民警对我的关爱,一定…”。这是一封来自五监区服刑人员韩某某对监狱干警的感谢信,虽简短,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监狱干警由衷的感激之情。
服刑人员韩某某为什么要感谢监狱警官?事情还得从7月下旬说起。7月26日,五监区分监区干警发现韩某某心神不定,情绪异常,于是找韩某某教育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到,韩某某的孩子已到了入学年龄,但由于是他们在外打工时的非婚生子女,孩子的户口一直办不了,无法上学。韩某某家里只有其母亲和小孩一起生活,母亲年老多病,家境十分困难,而孩子的妈妈在外务工几乎没管过小孩。家中的困难,孩子的户口、读书问题,让韩某某内心非常痛苦、焦急。
分监区将此情况汇报监区后,监区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汇报监狱,监狱分管领导黄荣幸副监狱长指示:“监区和服刑人员指导中心务必于9月份孩子入学前克服一切困难,帮助韩某某解决其孩子户口问题,让其孩子能按时上学,让其安心改造。”一场帮助解决服刑人员特殊困难的攻坚战就此打响了。
7月27日,监区干警立即启动家访帮教工作,一边了解其具体情况,一边与七监区联系委派干警到贵州医科大学送检韩某某父子DNA鉴定血样。8月6日,服刑人员指导中心民警前往麦坪派出所联系落实相关上户所需手续。8月8日,监区干警到医科大学领取韩某某亲子签订结果,DNA亲子签订结果为父子关系。8月9日至21日,监区干警多次联系韩某某孩子的母亲,通知其24日到麦坪派出所办理孩子入户手续。8月22日,监区干警到麦坪派出所送鉴定结果,并联系上户后续工作。8月24日下午,监区干警第三次到麦坪派出所协助韩某某家人顺利办理了孩子入户手续。据悉,现在韩某孩子已入学。
羊艾监狱干警不辞辛劳,28天多方奔走,沟通协调,以爱心和真情帮困解急,解决服刑人员的特殊困难,从源头有效解除服刑人员思想包袱,引导和激励服刑人员改恶向善,认罪服法,促进其积极改造,维护监狱安全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