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改造动态
一次穿越高墙的“拜年”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老杨”从民警手里接过了儿子为他亲手缝制新衣服,连忙穿上了身,大小刚好;接过儿子送来的过年红包,嘴里念叨着要买些香肠、腊肉、水果,老杨满意的眼神中夹杂着泪花,感觉曾经那个懂事、孝顺的孩子又回来了。

IMG_5532_副本.jpg

 

老杨是贵州省羊艾监狱三监区服刑人员杨某某的父亲,老杨回忆到,80后的杨某某在家人眼里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有一位贤惠的妻子,一个乖巧的女儿,家中虽不富裕,但却其乐融融。正当老杨与妻子以为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儿子杨某某吸毒的消息在镇里传开,原本老实本分的儿子学会了欺骗,用尽各种借口从二老那里骗走养老金只为筹集毒资,妻子也因他吸食毒品毅然选择和他离婚,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开了他。在一次次的欺骗与伤心后,家人不在“受骗”,没有收入的杨某某发现了贩卖毒品这一高额回报的赚钱方法,于是开始了以贩养吸的生活。没多久,东窗事发,杨某某因贩卖毒品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被送到羊艾监狱服刑改造。

IMG_5554_副本.jpg

在杨某某服刑改造期间,其母亲的因思念儿子,终日以泪洗面,身体每况愈下,突发脑出血。原本和美的家庭,就因为杨某某的犯罪变得支离破碎,家人也因要照顾患病的母亲拒绝来监探望他,突然间亲情从他的世界消失,他变得不爱说话、易怒。发现他的异常后民警找到了他,在教育、感化下发现他有一颗忏悔,想重拾亲情的心,于是决定帮他挽回逝去的亲情。杨某某家并不富裕,母亲突发脑出血让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变得雪上加霜,每月支付了母亲的医药费后,所剩无几的钱还要寄给杨某某当做狱中的开支。身为七尺男儿,他不仅不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且还要向家人伸手,他成了家人的包袱。要想卸下家人的“包袱”,杨某某必须要学习一技之长,他日出狱后能自食其力,赡养老人,照顾女儿。于是民警将他安排在习艺车间劳动改造,学会了制衣这一劳动技能,每月通过他的努力,能获得监狱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些物质奖励不仅能解决他零星的开支,而且还能有余,就这样他不再需要向家人伸手。他也因为表现突出,获得监区评选的“改造标兵”。民警也积极与杨某某的家人联系,将他的改造表现及对家人的思念传达,于是杨某某有了第一次探视、第二次探视......

IMG_5435_副本.jpg

在亲情的感化下,杨某某遵规守纪,积极改造。此时正值监狱启动“阳光工程”,在2018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杨某某主动向监区申请将自己的物质奖励取出来,请民警转给家人,为春节添置年货,不仅如此他还想为父亲亲手缝制一件衣服展示一下自己的手艺。他的申请得到了监区领导的同意,并向监狱领导进行了汇报,得知杨某某这一举动后,监狱决定对与杨某某一样有聊表反哺之意的服刑人员开展一次家访,这次家访与以往的家访有所不同,这次的慰问金不再是监狱的帮扶款,而是服刑人员通过自己劳动后获得的奖励,是自食其力的成果,慰问品也是自己的劳动成品。

IMG_5759_副本.jpg

29日,民警们带上了杨某某为家人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新年红包及监狱为其录制的问候视频来到了杨某某位于贵定县的家中,替杨某某回家拜年,于是便出现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

过年回家,回家拜年,对于平常人来说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对于身陷囹圄的服刑人员来说是一种奢望,自羊艾监狱启动“阳光工程”以来,服刑人员对回家拜年的奢望变成了希望,虽然不能只身回家拜年,但通过努力改造,能通过民警、通过视频为家人送去年货、送去祝福,让家中年味浓浓、其乐融融。

开展“阳光工程”是羊艾监狱践行治本安全观的新举措。此次拜年家访是“阳光工程”的具体体现。今后,羊艾监狱将继续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阳光工程”行动,通过民警的阳光执法,照亮服刑人员回家的路,让监管安全从底线安全向治本安全转变,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