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业务工作
老刘二三事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DSC_0788_副本.jpg
五监区有这样一名民警,大家都叫他“老刘”,老刘其实不老,他刚54岁,大家叫他老刘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他有“牛”一样的拼劲和犟性。老刘真名叫刘刚,1988年8月参加工作,几十年来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勇挑重担,永不服老;他上班来得早,下班走得晚,总是忙忙碌碌;他面对“脑梗死”病情诊断,他首先考虑到的不是住院治疗,而是安排好手里的工作,大家都怨他太犟……在监区,他年纪大,同事们都尊称他“老刘”。
 
“老刘”不老
 
DSC_0801_副本.jpg
别看老刘50多岁,在工作中表现的干劲却是很多年轻干警都无法比拟的。五监区二分监区现有罪犯多为老病残罪犯,劳动改造难度较大,就是这样一个让监区很多管理工作的民警都望而生畏的工作岗位,老刘“接招了”。他说:“拼了这把骨头,也要把劳动改造管理搞上去。”
老刘认真分析分监区劳动改造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困难,理清工作思路,征得监区领导的同意后,开始着手落实工作计划。一是抓罪犯劳动改造积极性。利用召开劳动教育大会、谈心谈话,长期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狱方针政策,激发罪犯的改造积极性。二是抓劳动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多次与监区领导到示范单位观摩学习精益化、规范化管理,特别是劳动现场规范化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单位实际,对劳动现场标志标识、物料物品摆放、劳动工具定置上下大力气进行规范。三是抓罪犯劳动技能培训,针对分监区罪犯构成和不同情况,拟定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使罪犯有了一技之长。同事们都说老刘一点都不老
 
“老刘”很忙
 DSC_1130_副本.jpg
8点半上班,老刘基本上7点就到单位了。很多同志一看到老刘都调侃他:“老刘,睡不着啊,这么早就到单位了”,他往往是笑着回答:“年龄大了,瞌睡少了,到单位不还能解决早餐吗?”匆忙吃完早餐后,老刘总会直抵监区劳动现场,一头扎到习艺现场,抓紧了解当日分监区罪犯劳动改造情况,同时加强现场警力。其实大家伙都清楚,老刘不是睡不着,更不是为了到单位“混”早餐,是他深知早点到单位,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让监区其他值班的弟兄心理更加踏实。
从早上一直到下午下班,我们总看到老刘忙碌的身影,要么扎在劳动现场仔细巡查,要么身着单警装备带押罪犯就餐、会见、上课。不光如此,老刘时常到下班点了他也不知道,直到其他同事提醒他才知晓,这时他嘴里往往吐出这么几个字“时间咋过得这么快啊!”
 
“老刘”很犟
 DSC_1092 _副本.jpg
2018年3月7日,老刘这天还是向监区领导开口请了假去医院检查身体。第二天,检查结果出来了诊断“脑梗死”,建议立即住院治疗。看到这样的检查结果,同志们都感到十分担忧,监区领导立即要求老刘住院治疗。其实早在两周前老刘就感到全身出现麻木状况一直都因分监区工作较多而将检查身体的时间一拖再拖,可谁也没想到,面对这样严重的病情,老刘首先想到的还是自己的工作,拿到结果的这天,他并没按医生和监区领导的要求立即住院,而是赶到单位安排完自己手里边的工作,并对监区领导说:“怕住院时间长,耽搁手里的工作,先安排一下。”监区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嘴里直骂:“真是一犟牛”。经过一个多周的治疗,老刘的病情有所好转,虽然可以出院,但要求在家休养。听到“休养”二字,老刘不干了,出院第二天,老刘回到了单位上班,一到早上7点,老刘又到食堂“混”早餐了。(文/图 丁仕俊/魏兴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