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我是一名军人,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东省总队。5年的军旅生活给我了莫大的收获,我从不后悔最美好的岁月在军营度过,因为直到今天,我依然怀念八一这个日子。
记得去年的今天,我曾写过只言片语,权当纪念。今年今日,我依然写下三行五句,怀念过往,激励当前。
拿笔之前,我比较纠结。我2015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贵州省遵义监狱,2017年开始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在警营,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注定只有平凡的坚守;搞宣传,更是幕后工作者,监狱工作中的平凡英雄很多,他们更加需要走到台前。此刻,写些什么关于自己,难逃自我吹嘘之嫌。也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放下纠结,言归正传。
2009年7月,我从被我荒废的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怀揣着满腔热血干事创业当将军的梦想到了部队,从满满的整天枪炮坦克军机的期望值到整天都是上课训练执勤站岗的实际落差,差点让我主动选着退兵回家,从新兵集训脚踝骨折无法训练到年龄超限军考无望,几乎把我的一腔热情消磨殆尽。幸好,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凭着仅剩的摄影和写作爱好,得益于领导的关心,我调到政治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也因此参加了很多重要的安保任务,在能力素质和见识上得到了巨大提升,说得粗俗些,就是瞎猫撞上死耗子,走了狗屎运。
在那5年军旅生活中,基本上每年都有个把奖章砸到我头上,也有张把喜报从遥远的广东寄到我山旮旯的老家,家里人也都从“我脑子被门夹了”的认识中走了出来。现在回想起来,那段难忘的岁月真的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不管是“松有风骨雪难摧,人有气节最可贵”的情怀还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意志都是部队赋予我的。我时刻心怀感激,因为这段青春无可替代。
从事监狱工作的第一年,我第一次接触到犯人,以前对监狱的印象也停留在《监狱风云》的影视作品中,实际上带着军旅生活一往无前、刚正不阿的特质参与监狱管理,与我而言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
记得一次带押罪犯收衣服时,看着雨后被风刮落在地上的毛巾,我命令一名罪犯捡起来丢垃圾桶里,他嘀嘀咕咕说:“我不负责这里的卫生,干嘛要让我捡”。我想,军人都讲服从,犯人就该讲绝对服从,你还敢叫板。于是,他就坚持不捡,我就坚持他必须捡,矛盾升级了,有点下不了台了,这时,老到的监区长出手了。“张X华,过来。”尴尬的场面化解了,后来,经过经验丰富的监区长点拨,成功挽回和树立了我的威信,也打击了这种不服管理的罪犯。再后来,靠着一点悟性,对待犯人,我收获了很多心得,积累了管理经验,工作起来也算得心应手。
人是需要激励的。在监区工作的时间,我也收获了一点点荣誉,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工作的激情和军旅作风重新被激活。这为我后来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2017年,全省监狱精益化管理现场会在监狱召开,受命拍摄制作一部专题片,介绍工作经验和成绩。面对保密尺度、敏感信息、协调配合等等诸多方面的困难,正是凭着军旅作风和品质,我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反复修改,反复琢磨,最终成片得到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也是我最欣慰的事,再多的苦累和监狱的荣誉相比,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如果说青春岁月军旅生活给我的最大收获是意志品质的升华,那么复杂艰巨的警队生活给我的就是智慧的启发和历练。我想,这些都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也是完成好工作任务的坚实基础。
从军营到警营,改变的是称谓,不变的是忠诚;从军营到警营,改变的是颜色,不变的是情怀。写到此时,还是以去年的话作结吧。无悔的青春,不变的忠诚。今生,我为寻你而来。(刘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