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特殊家庭,夫妻双方一个是医护人员,一个是人民警察,这样的家庭组合,注定聚少离多,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之时,他们在不同的战场,书写着一样的战“疫”故事。
小馨悦的爸爸妈妈
杨镰是遵义监狱特警队队长,妻子彭章丽是遵义医科大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大年初一,一道返岗命令打破了一家人难得的团聚喜悦。两人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匆匆收拾各自的行装,将4岁的女儿馨悦托付给孩子的舅舅,在女儿几分惊恐的眼神和哽咽中,互道一声“保重!注意身体”后毅然奔赴各自的战场。这一别,竟58天。
58天里,总有一个挺拔的身影带领他的队员在监狱罪犯“三大现场”、日复一日巡逻检查,开饭车、处理垃圾...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疫情不退我不退”请战书。当组织将妻女录制的视频给他看时,一声“老公,注意身体”和“爸爸加油”,让这位上过大学、当过军人、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的铮铮男儿哽咽了。
58天里,妻子彭章丽三次请战武汉未能成行,服从大局留守大后方,扛起遵义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任。极力克制对丈夫女儿的担心和眷念,常连续工作达36小时,病房间日行走达3万步以上,英勇无畏战斗在疑似病患急会诊、排除新冠肺炎患者的转诊和新冠病毒研究课题实验最前线。下班后,她的目的地不是家而是实验室!
58天里,小馨悦多次从梦里哭喊着爸爸妈妈醒来。小家伙心思不小,常常悄悄拿起舅舅的手机给爸爸妈妈打电话,但爸爸总是关机,妈妈每次都是“我很忙,听舅舅话”挂断,委屈向舅舅哭诉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孩子!为什么姐姐有爸爸妈妈疼,我就见不着爸爸妈妈呢?后来馨悦渐渐懂了,爸爸妈妈是在“捉拿”病毒。
他们是相互支持 并肩战斗的一家
在年青夫妇刘世雄、皮林敏这个家庭中,作为妻子的皮林敏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师, 从2020年1月21日起,她在医院隔离病房工作30多天,春节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即使轮班休息也只能在医院隔离观察,不能回家。工作期间,得知湖北抗疫的紧张情况后,她还向组织郑重递交了援鄂申请和入党申请,她与同事们一道先后从事15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医护工作,每个环节每个流程做到规范严谨,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因工作成绩突出,被遵义市评为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的初心使命。
丈夫刘世雄是遵义监狱新闻中心主任。疫情发生后,妻子首先奔赴了救治病患的最前线,他全力支持,为妻子加油鼓劲。1月26日,贵州省监狱系统实行封监管理,他将未满两岁的女儿交付给父母照顾,与战友一道奋战在监狱这个特殊的战场,封闭执勤期间,他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严格执法,大胆管理,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带领团队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报道了战友们抗疫情保安全的感人事迹,传递了正能量。
爸爸妈妈食言了
“天天、小嘟妹,你们两个在家要乖乖的,要听爷爷奶奶的话,爸爸妈妈值完班就回来陪你们过春节”。大年初一医院监区民警陈杰与妻子将两个小不点送回老家临走时说道,然而这对年轻夫妻却食言了。刚值完除夕、春节班,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了,随着省监狱管理局局长1号令下达,抗疫工作全面展开,夫妻俩还未见面道一声珍重,便各自进入自己的岗位。医护民警陈杰在这紧急时刻毅然决然投入到防疫一线,参加封监执勤。妻子毛锡婷作为南关镇卫生院护士也同时投入到高速路口防疫执勤一线。
丈夫陈杰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封监执勤期间,在本该阖家团圆的时候,却不能和妻儿父母在一起共度佳节,有的只是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去。执勤期间,每日按时对监内各区域进行消毒,及时上传发热罪犯的DR胸片并作后续观察,搜集整理关于疫情及防护的最新、最权威的信息资料,及时对犯群进行详细讲解并作正确引导,避免罪犯造谣、传谣,确保了医院监区疫情期间的监管秩序稳定。在第一轮封监执勤结束后,回家处理好相关事宜,又主动申请提前进入进监前的隔离备勤,继续为监狱的疫情防控而努力。
妻子是护士,在遵义南高速路口的防疫卡点执勤,为外来的司机乘客测量体温,每天要接触上百名外来人员,其中还有武汉等重点疫区的人员,她不畏高危的感染风险,毅然奔赴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白衣天使的担当。
他们把对亲人的思念深埋心底
张阳是遵义监狱一监区一分监区分监区长,接受封闭执勤任务后,从2月8日至3月22日,连续44天奋战在监管第一线,他积极行动,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监管工作。分监区个别年轻的干警因封闭时间长,思想产生了波动,作为分监区长,张阳同志一边稳定干警的情绪,找干警逐一谈话,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并想办法尽力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使同志们全身心投入到监管改造工作中去;一边还针对疫情制定分监区详细的工作计划,把疫情防控安全和监管安全放在首位,每天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罪犯体温监测,监舍卫生的工作。张阳同志在疫情面前,以“战时状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用意志和决心完成一次次驻守任务。
张阳的爱人王瑞,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总服务台的一名护士,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她深知自己面临感染的高风险性,便将家里一岁多的女儿和六岁多的儿子交给父母照顾后,加入了一线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发热预检分诊台是医院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在预检分诊处,每时每刻近距离面对患者,测体温、问病史、填资料,询问筛查一项都不能少,在筛查时发现有异样者,她会格外注意,有时对一位人员筛查和询问就会花几分钟。遇到发热患者和疫区相关人员,她都会立即陪同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她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上班一站就是几小时,很多时候都喝不了水上不了厕所,经常都是下班了才觉得口干舌燥、双脚肿痛,却依然坚持按流程预检,未有丝毫松懈。最艰难的是在全市交通停运的那段时间,只能自己每天步行七八公里上下班,但肩上的使命感告诉她必须克服一切困难。
他俩在工作期间五十几天未能见一面,除了思念彼此,更是思念家里的儿子和女儿,每次听到电话那头孩子稚嫩的声音追问他们什么时候回家陪他们玩的时候,心里面都觉得亏欠孩子太多,但一想到自己肩上的重担,他们只能把对亲人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
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一个从警,一个为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他们坚守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舍小家顾大家,相互支持,并肩战斗,在不同的战场,为战胜疫情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