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业务工作
大走访|驻村书记的“三心二意”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在全省政法系统大走访活动中,遵义监狱党委将大走访活动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将重点走访与宣讲共部署,在扎实推进好民警职工走访工作的同时,大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开展党的政策、政法工作、监狱工作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群众思想基础,全力护航脱贫攻坚工作。遵义监狱派驻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纸房村驻村第一书记鄢镣在脱贫攻坚和大走访活动中,在多年扎根基层,与群众长期打交道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研、实地走访、耐心倾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三心二意”工作法,让大走访活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见实效。

一是为民服务要真心。鄢镣说:“与群众交流要俯下身,不能有‘架子',本着亲切谦虚的态度先和群众拉家常,打开话匣子,然后再进入主题,这样群众更容易接受,宣讲效果更好。”村里的群众很朴实,也喜欢朴实的人,要在村里群众中获得信任感,留下良好的印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自2017年4月到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纸房村参与驻村帮扶工作以来,鄢镣凭借自己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亲切和蔼的态度,日复一日的走村串户,一次又一次与群众交流的经验总结,用双脚搭建起与群众交流的桥梁,用时间累积群众信任的高度,从鄢干部到鄢书记,他的真心得到了党组织和群众的肯定。

二是倾听群众意见要耐心。无论群众说什么,先耐心听,再解释,态度要和蔼,观点要鲜明,必要时做好记录,做党的政策的宣讲人和落实者。对群众反映的诉求要有回应,不能当面表态度背后没态度。有一天晚上11时左右,一名喝醉酒了的群众打电话给鄢镣,因打算再建房不符合条件未获审批而向鄢镣大声谩骂,鄢镣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还是心平气和地听对方把话说完,然后冷静地安慰对方的情绪,第二天接着上门向该群众讲政策、摆道理,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三是做好群众工作要有恒心。与群众打交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取得群众的信任不容易,需要一颗为民服务的心、一种务实的工作态度、一份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厌其烦,在日复一日的实地走访和面对面的交流中逐渐建立起与群众的信任感。如遇到群众间的矛盾纠纷,一次调解不了,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多次,只要坚持爱动脑、勤跑腿,总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是开展工作要知民情重民意。在开展脱贫攻坚和大走访工作中,如何将上级有关政策精神传达至群众,使群众易于领会、理解,是鄢镣经常思考的问题。村里日常在家群众以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居多,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最新政策和知识的理解力不强,这就需要驻村干部结合群众实际情况,将上级有关政策转化为平实易懂的语言。在向群众宣讲的过程中,他尤为重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从了解群众的家庭情况、性格、文化程度、经济来源等入手,主动走上门和群众聊生活、谈感受,从“闲聊”间了解群众对国家政策的看法,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地走访和交流,鄢镣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宣讲方法——深刻把握政策精神实质,运用群众常用的朴实语言和表达方式,重视群众反馈意见,先倾听、多走访、长见效,最终让党的有关政策精神落实到群众身上。

五是解决问题要有诚意。在大走访活动中,上级相关政策和要求目的都是为了为民谋福利和服务群众。驻村工作是名副其实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国家最基层的一级组织,面临事多人少任务重的实际情况,鄢镣身为驻村第一书记,很多事情需要他拿主意、想办法。在一次村里公路硬化施工中,一名群众不同意公路从自家田地里通过,施工受阻,鄢镣上门劝说,群众不理解,情绪很激动,言词很不好听,第一次劝说以失败告终。而后,鄢镣又多次上门,从国家层面向该群众讲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从群众自身角度和造福子孙后代方面讲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最终,该群众被鄢镣的诚意打动,理解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轻重关系,问题得以解决。(周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