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业务工作
大山里的一堂党课——共产党员 就是要干一辈子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5月19日一早,我们机关五支部党员民警在副监狱长丁作远的带领下出发到播州区团结村大发渠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活动,望着车窗外的漂泊大雨,我心想今天学习可能“不容易”哦。



黄大发这个名字时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他的精神也一直鼓舞着我,这一次将实地去学习,让从没有去过大发渠的我有些兴奋和期待。



“仙”——初印象,群山翠绿,雾气缭绕,如仙境一般,车辆行驶入村后,山高又雨,我们一直被包围在雾气中,远处的山和大桥呈现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美,丁副监狱长问我:“小袁,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望天水?”我不知如何作答,“就是看天吃饭,有没有饭吃,看老天爷下不下雨”王登松教导员给我说到,我突然意识到,这份仙气的美后面,隐藏着过去的贫穷,从前的这里不仅仅是大山,而是大山深处。



“险”——来到大发渠,必定是要走一走。雨很大,几乎每个人都湿了半个身子,但大家的注意力全被渠水吸引着、感叹着,凭借着雨势,它用力的向下奔涌,仿佛在诉说自己和老支书的故事。所谓“天渠”,其实是在山体边缘开凿出来的一条宽六七十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石渠。一边傍着大山山体,另一边就是峭壁悬崖。我们行走的小路“窄、滑、险”,一路走来我全程紧盯着脚下,然而现在的村支书告诉我们,渠是原渠,旁边的路是后加宽的,我想三十多年前,支撑老支书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的大概就是让村民喝上水吃上大米饭的信念吧!



“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参观完我们来到了老支书的家中看望,不一会两个年轻人搀扶着一个“老爷爷”走过来,老人个子不高,颤颤巍巍,但昂首挺胸,虽已入夏,仍穿着棉袄,在客厅老支书给我们讲起了他的故事,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党来了,分给土地,让他不再挨饿受冻,于是暗暗发誓,一定要为草王坝做点事,原来村民们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穷就穷在缺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大米饭”找到了问题的根,埋头苦干30年,终于修得致富渠。“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早已经退休的老支书依然每天为了村里的事忙前忙后,“思想齐不齐,想想大发渠”,也成为了村里干部们奋斗向前的精神动力。



“要找,不要等”——在老支书的老房子里的会议室里,丁副监狱长给我们上了一堂“新鲜出炉”的生动党课,“要找事情做,不能等事情做。我非常赞同老支书说的这句话,干工作靠等待是不行的。”正是有“找”的信念,资金、技术、人力……一件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次次被黄大发翻越攻克。这堂“党课”让我更加深刻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干部要修炼的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黄大发老支书用自己的故事教给了我工作的方法,与我而言受益匪浅。



回看这次活动,“不容易”吗?不,容易!我可以乘车抵达半山腰,我可以不用搀扶崖壁行走在修建好的渠道上。这次课堂,让我学习到的是信念是勇气是毅力,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青年干部就该像黄大发一样,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为问题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才能担负起新时代的重任,在监狱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经得起风吹雨打,真正做到“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是半辈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