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第二女子监狱始终坚持念好“忠、法、纪”三字经,着力为队伍正向、正行、正风,持续提升实战大练兵成效。
念好“忠”字经 为队伍正向
牢牢把握“忠”字政治底色,深化民警政治训练,着力在锤炼政治忠诚上抓特点、抓特色、抓特效。走进红色教育基地,“立”政治之德。紧盯民警政治思想建设,在政治教育中注入“红色文化”,组织党员民警走进“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省直机关工委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3次,浸润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持续为队伍固根铸魂,筑牢民警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底色。走近英雄模范人物,“树”职业道德。坚持把培养、树立、宣传典型作为推动道德品牌培育的重要途径,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三创三树”“两优一先”评选等活动,累计选树支部集体先锋岗10个、党员示范岗10人,共有56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优秀党务工作者,积极引导民警向先进看齐。走进民警队伍家庭,“筑”个人品德。深入开展“下基层、大走访”和政治家访活动198人次,通过发放拒绝酒驾告知书、家庭助廉倡议书,签订个人助廉承诺书,与民警家庭成员开展共筑良好家风家训家教座谈,共同构建“八小时以外”的教育防线,引导民警锤炼“德”行修为,树立良好形象。
念好“法”字经 为队伍正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抓好法治思维培育、法治方式培养、执法规范培训,织就“责任网”,夯实“防火墙”、筑牢“警戒线”。抓好层级管理,织就规范执法“责任网”。以“法”字为基,在践行法治中淬炼责任担当,制定相关责任制,严明规范执法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责任、部门领导责任、民警直接责任、监督责任等,细化法治宣传、法治教育、法治实践的任务清单和责任部门。根植法治文化,夯实规范执法“防火墙”。运用文化墙、宣传栏、狱内广播等载体,集中开展宪法、民法、保密法宣传和禁毒、禁酒、规范执法教育21次,分类分级开设“大讲堂”,由监狱领导、业务科室领导带头上业务实操课18余次,通过高强度、多频次的宣传教育、业务培训,使民警守好道德底线、纪法红线,逐步养成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提升规范执法能力和水平。践行法治警务,筑牢规范执法“警戒线”。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理论学习模式,开展法治警务实践的专题研讨和工作调研6次,在实战练兵中围绕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三条主线,创建“大刑务”工作格局,推进监管与改造、行刑与矫正、惩罚与保障等方面的“法治警务”融合,明确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明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筑牢监狱规范执法警戒线。
念好“纪”字经 为队伍正风
牢牢把握党纪学习教育契机,以案促改、以案促学、以学促练,展现警容严整、警纪严明、警风严谨的优良作风。一是定制学习计划,确保党纪学习教育“不拖”。为确保全监上下按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减少各类学习扎堆的现象,监狱采取每半月定制学习计划,每月开展学习教育督导检查,每季度通报整改的方式,加强各党支部学习教育的统筹调度,通过绘就学习“路线图”,明确学习“进度表”,下发学习“整改清单”,稳步推进纪法教育。二是建立学习目录,确保党纪学习教育“不少”。坚持党纪学习教育与实战练兵一体推进,对纪法教育的书目、篇目进行整理,形成学习科目38项,采取专题辅导学、专题研讨学、支部集中学、民警个人学、云上平台学“五学”联动的方式,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努力解决学习碎片化现象。三是着重以点带面,确保党纪学习教育“不空”。坚持教育在前、防控在先的原则,监狱和各党支部分别围绕系统内发生的违反禁酒令、违规“捎买带”、不规范执法等典型案例开展专题研讨36次,开展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9次,通过以案析理、以案说法,深刻教育引导民警对照检查、反躬自省,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