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监狱系统“规范化管理推进年”工作开展以来,新建监狱紧跟形势、加快步伐,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把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作为监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横向做到每一个重点环节有标可依,纵向做到每一个重点时段有规可循,确保民警执法与罪犯管理“双规范”,推动监狱规范化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抓实“学规范”
筑牢理论根基 明晰标准要义
全面加强民警规范化管理工作理论培训,在全覆盖组织民警多轮次深入学习规范化管理示范片、层层传达落实上级部署会议精神、全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工作应知应会笔试的基础上,以“监狱领导监督,全体民警参与、业务科室评分”的方式,进一步强化中层领导干部规范化管理工作水平,制定了170套规范化管理业务知识题库,随机抽取试题,每周开展现场问答考试,确保全体民警熟练掌握规范化管理各项要求。
编制规范化管理工作学习手册,分发至各监区,为民警日常规范罪犯行为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引和监管执法准则,推动规范化管理工作与日常监管改造工作深入结合,使民警对规范化管理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抓实“讲规范”
弥补差距不足 强化规范养成
构建“狱领导指挥调度、值班长深监督导、出收工现场检查”三位一体的“双班督察检查”机制。每日由带班狱领导和指挥中心执行主任开展至少2轮次的全方位调度工作,深入检查民警在岗在位、现场管理、车间防火、警容风纪等情况,确保精准调度、全面覆盖。
值班长坚持每日深入“三大现场”进行实地检查,精准掌握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现场部署重点任务,切实推动管理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每日出收工重点时段,党委班子带领科室民警在第三警卫室对各监区落实U型站位管理、队前讲评、队列标准、抽查搜身等工作开展监督指导,切实提升监狱规范化管理工作标准。
抓实“护规范”
应用科技赋能 强化技防效能
全面加强民警进出监管区管理,严格执行“逢进必检”要求,在硬件上增设了物品探测安检系统,在制度上夯实了“金属探测仪检测、安检滚闸门检测、非必要办公物品零带入”三道防线,全面阻断“双违品”进入监管区渠道。
在罪犯收押、离监就医等重点环节,严格执行“裸清”制度,消除“双违品”流入监管区的安全隐患。构建起 “无死角、全覆盖、智能化” 的闭环监管体系,确保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抓实“遵规范”
强化队伍管理 突出纪律约束
制定了《黑龙江省新建监狱关于加强民警队伍管理有关通知》,明确“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严格考勤制度执行;加强值班执勤工作、加强民警八小时以外管理”的“两严格、两加强”工作制度,通过严明纪律要求抓实队伍管理。
充分发挥警务督察作用,每日通过现场督察、视频督察等方式,不断加强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进一步强化民警日常值班执勤规范,确保规范化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抓实“守规范”
严立制度标尺 规范成为习惯
严格落实具有新建监狱特色的“日日清”清监搜身制度,每日由值班科室长带领科室民警及各监区应急民警,至少随机抽取2个监区,进行“地毯式”“搬家式”清监搜身工作,确保每个监区清监时长不少于50分钟,切实形成打击狱内“双违品”的高压态势,达到震慑罪犯不敢藏匿、使用违规品的目的,坚决铲除“双违品”滋生土壤。
在罪犯管理上,坚持以“马甲犯”“顽危犯”“病犯”等重点罪犯为突破口,在内务卫生、物品清单化管理、行进摆臂走直角等内容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摧毁其特殊化思想,对不服管教、消极抗改、违规违纪的,从严打击、绝不手软,形成强力震慑。
抓实“用规范”
紧扣“96+N” 提升工作质效
创新丰富队前讲评流程,在每日监区民警队前讲评后,由值班科室民警针对罪犯队列纪律、行为规范及改造状态进行补充讲评,确保全狱改造工作步调一致,运行有序。
坚持罪犯“日常活动板块化、生活用品清单化、物品摆放定置化”,在制式囚服基础上,统一配发制式内衣裤“六件套”,确保罪犯着装标准统一、外观严整。同时,规范罪犯床下箱、储物箱、饭箱的“箱内物品清单”,严格做到箱内物品与清单内容相符,有效防范“双违品”藏匿,显著提升清监工作质效。
随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持续深化,监狱民警执法能力与罪犯管理水平实现显著跃升,民警队伍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罪犯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新建监狱将把规范化管理始终视作保障监狱持续安全稳定的“压舱石”与“定盘星”,锚定长效建设目标不松懈,严格对标省监狱局96项规范化管理工作指引,把“向规范要标准、向规范要质量”“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能”的理念贯穿工作全程。聚焦行为规范抓养成、聚焦改造氛围抓优化、聚焦文明礼貌抓提升,在“N”个关键领域持续打出规范管理“组合拳”,为更高水平的平安监狱、法治监狱、清廉监狱建设蓄势赋能,书写出新时代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