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我监区来了一位青年民警小林。一开始我不怎么看好他,还记得他第一天到分区来报到的样子,经监区长介绍后,他非常谨慎甚至有些拘谨地给同事们一一问好。我不看好他的原因,一是觉得他斯文有余,霸气不足。狱警成天在犯群中工作,没有点霸气难以树立执法威信。二是前面有过先例,有一位新同志初来报到,看到这种成天在犯群中打转的工作,第二天就撂挑子闪人了。可经过后来一段时间的共事,小林这位新干警让我刮目相看。
小林06年从中南大学冶金专业毕业后到遵义钛厂工作。据说从事什么高纯钛的技术工作,是个正儿八经的理工技术男,跟狱警这个职业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块去。我跟他开玩笑地说过,你个搞高科技的,来干狱警,大材小用了吧?小林笑而不答。
小林的到来,给监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的气象。首先,老同志们将去食堂打饭的任务顺理成章的交给了他,多少跑腿的活都交给他去办。其实这多少有点欺负新人的感觉,他倒也从不埋怨,跑的相当勤快。如果说就这点新气象,那就错了。
我监区工作比较繁杂,既要接收新犯分流,又有短刑犯,还有大量老弱病残犯。新犯是一拨一拨的来,又一拨一拨的分走,加之2013年新监狱法实施,遵义市十个县的短刑犯全部由看守所押送至我监区服刑,文案卷宗那是堆积如山。监区、分区填报减刑、假释材料,要填写的表格多,一份减(假)审核表牵涉到罪犯的基础数据就有十几二十项,而表格的种类又多达十几种,文字工作量可想,将内勤工作的同志弄的是焦头烂额。小林同志来了之后,这一切都有了极大的改观:一是这些罪犯的基础数据不用人工填写了。二是资料的填报准确率明显提高了。三是资料的填报也统一规整了。这得力于这位理工男,将罪犯的基本资料进行了电脑编程,各种报表电脑自动生成。原先费时费力易出错的事情统统交给了电脑,这极大减轻了监区干警的劳动强度。小林同志由于直接参与分区内勤,编写的程序实用性很强,非常贴切监区一线工作的需要。监区常用的罪犯各类查询、各类报表、文书能够轻松搞定。
在监狱人民警察这个职业当中,其实同样需要各种专业的人才,这能引进不同的思维模式,带来不同的工作理念,促进监狱事业的发展。
不同的民警有着不同的执法风格,找准切合自己的执法风格很有必要。监区多的是来自部队的高大威猛、不怒自威型的老管教,往那一站,霸气外露,犯人大气不敢出。而小林显然不属于这类,170的中等身材,既不高大,也不威猛。怎么看都看不到霸气在何处,不过显然他很快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管教方法,文职学识型,刚柔并济,以柔克刚。能够做到处理某个犯人又让他心服口服,在新形势的执法环境下,是比较适合的。这得益于他观察细微,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老同志们的经验,并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社会进步日新月异,执法环境、理念亦不停变化,这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与进步。实事求是地说,刚来时,小林对法律相关知识是比较欠缺的,毕竟只是理工科而非法律、或警校科班出身。小林在业余时间、闲暇之时将司法教程的“三大本”拿来恶补,同时还考取了中南大学的在职研究生,深造学习。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成家立业之后,工作和家庭两头挑,精力与时间都很窘迫。但是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时间就像挤牙膏,挤挤总是有的,在这一点上,小林克服困难,挤出时间勤于学习、热衷学习,着实难能可贵,可为榜样。
都说凤凰须经过涅槃才能重生,原石要经过磨砺才能成为美玉,而年轻人经过青春的洗礼终能成熟。不管以前学的是什么专业、从事的是什么工作,英雄莫问出处,重要的是现在,你能接受、逐渐认可,最终热爱这份工作。
人生是一段一段的,段段相扣,又独立成篇。小林跟我说,其实刚开始来也是打退堂鼓的,怕学无所用,不过现在已经能找到自身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