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改版后的《贵州监狱》杂志和《贵州监狱工作报》栏目清新,版式新颖,结工作研讨、动态、文艺、摄影一体,可读性增强,吸引了较多读者的眼球。但翻阅改版后的一些报刊,一个现象还是值得一提,一些文章篇幅过长,空话、套话充斥文中;一些散文、随笔中部分段落与文意不吻合,冲淡了主题,还有待广大通讯员朋友沉下心来,勤写精磨,摒弃贪大求长思想,把更多更好的短文奉献在读者面前。
现实工作中接触了一些通讯员,有些现象在我们通讯员队伍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那就是喜好写长文,不管稿件内容、事实是否需要,稿件一经刊发,占的版面大,通讯员一方面自豪感强,一方面报刊给的稿费和单位的奖励要高些。但由于单纯追求大篇幅,中稿率低的情况也就不见怪了。时常听到一些通讯员抱怨,所写的不少每篇达多少多少字,针对性、时效性也强的稿件好多都石沉大海不见动静。我想除了其它因素外,稿件沉长,水份过重,质量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吧。作为监狱工作的人、监狱报刊的通讯员,喜爱我们自己的《贵州监狱》杂志和《贵州监狱工作报》,就应该有较高的热情多为她写短稿。这里不妨班门弄斧把自己曾经写短稿的经历说一说。
1987年6月,自己学写稿没几年,写了单位一名职工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除名的稿子。我先写单位如何重视计生工作,又连续多年被所在地、市和街道办评为计生先进单位,然后又罗列了不少这名被处分职工的个人背景材料,写出了近一千字的稿子。当我把稿子送给一位老通讯员看时,这位老通讯员告诉我,《贵州劳改工作报》是立足劳改系统的一张四开周报,她既要体现党的劳改工作方针政策,又要反映监管改造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我们给她写稿尽力求短、求精……听老通讯员的一番肺腑之言,我拿回稿子进行分析,找原因,四易此稿,最终以140余字的稿子寄出,由于稿子精练、主题突出很快就被贵州人民广播电台、《遵义晚报》和《贵州劳改工作报》分别采用。1999年2月,监狱一名服刑人员因家中有3女1子四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4岁,而其父母又早亡,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其妻两次将四个孩子遗弃在监狱,然后离家出走。为了帮助这名服刑人员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监狱抽派多名干警两次分赴当地政法机关和政府寻求帮助,但由于种种原因,多名干警的辛劳奔波,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面对这一现状,我想如何通过报端呼吁社会都来关心监狱的监管改造工作。于是经过认真仔细思考,并查阅了1987年省政府办公厅有关被遗弃子女抚养问题文件规定后,我没有从监狱如何照顾四个被遗弃子女和干警如何奔走于当地政府进行协调上去大幅着笔,而是把重点放在关怀与解决落实抚养问题上,经过反复修改最终以《罪犯未成年子女遭遗弃,监狱干警奔走寻求帮助》为题的672个字的稿子见诸于《贵州日报》当年2月23日“时代周刊” 栏目。
由此,我感到写稿子并不是长就好,关键要看所反映事物的内容、情节是否需要,就如泡糖水一样,多加糖水才会甜,反之哪还会甜呢?毛泽东同志早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批评指出:“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真是‘懒婆娘’ 的裹脚,又长又臭”(《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790-791页)。可见,我们写稿子,不要瞧不起“豆腐块”,不应不顾事实一味追求大篇幅。
我们一直倡导写短新闻,短而精的新闻。一篇好的短新闻,同样有头有尾,短而不缺,简而不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些年来,由于工作关系,虽给报刊写稿不多,但每每动笔就考虑如何写短些、写精些,不要让自己的沉长无味的稿子去占用、浪费报刊的版面,去影响报刊在读者中的声誉。从以往已刊发的稿子看,言论、随笔一般不超1000字,新闻最长800字。在此及今后,愿与通讯员朋友们一起在新闻中心编辑老师搭起的“人梯”上共耕耘。(房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