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改造动态
父子“变形记”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一个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因为父子的先后入狱而摇摇欲坠,父子二人如何面对这个濒临破碎的家?

  “杨华(化名),有你的信!”听到有自己的来信,杨华赶忙将手上的锡膏搓干净,小心翼翼地接过这封来自大硐喇监狱的书信。看着信封上熟悉的落款,杨华的眼中泛起了浓浓的思念,这已经是父亲寄来的第四封书信了。

  他还清晰地记得,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他被羁押在看守所的时候,父亲曾来和他吃了一顿亲情餐。当时的父亲一言不发,只是一个劲儿地往自己碗里夹菜,不明所以的自己当时还不以为然。可没过多久,已转到忠庄监狱服刑的杨华就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因贪污受贿被判处了十年有期徒刑!想到自己和父亲的双双入狱,将本应两个男人背负的家庭重任压在了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两个弱女子的肩头上,杨华的内心陷入了极度的自责!

  发现杨华深陷悔恨自责的泥潭里无法自拔,民警及时进行了介入,多次找其谈话谈心,“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努力改造,一来让家人看到希望,二来也能早日出狱接过家庭的重担。”民警们语重心长的话语如一面春风,渐渐吹散了杨华心灵上的那抹阴云。拨开云雾见月明,杨华开始认真反思,逐渐走出阴霾。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大硐喇监狱的书信让他本已平静的内心再起波澜,信中父亲透露出不适应监狱改造环境的消极情绪让他坐立不安。相隔两地服刑,无法见面和通话,怎样才能开导父亲?

  再多空洞的话语也不如实实在在的行动,民警鼓励杨华用自己的实际改变来激励父亲,共同进步,监区也经过讨论研究决定让其担任生产组长,给父亲作榜样。走上关键岗位的杨华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变形记”。一年的时间里,在自身的勤奋学习与民警的悉心帮助下,杨华在协助分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工艺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警还帮助他把期间自己的点滴感受以书信的形式告知了父亲。渐渐地,原本渐行渐远的父子俩在书信中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他还惊喜地发现父亲随后的书信里字里行间中积极向上的色彩越来越浓,看到父亲的转变,杨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让我们彼此加油、共同努力,早日回归家庭,为你母亲分忧。”父亲在书信结尾处的这句话不仅是两个迷途知返的男人对于家庭、对于亲人的庄重承诺,也是监狱改造罪犯的意义所在—唤醒良知,改掉陋习,造就新生! (岳鸿 刘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