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曾被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贵州省先进工作者”;领导眼中,他是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的岗位标兵;同事眼中,他是教育改造的行家里手;小朋友严重,他是总能带来快乐的警察叔叔。他是贵州省安顺监狱二监区监区长袁晓辉。光环下的袁晓辉,最爱的,是他身上这抹质朴、威严的藏蓝,最挂心的,是监区的狱情、监管的安全、服刑人员的改造状态。春去秋来,风雨无阻,这抹蓝坚定地行走于高墙电网间,一走就是9000多个日夜。
他洞察细微、尽心尽责。1990年,袁晓辉从学校毕业,怀揣着儿时的警察梦,他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参加工作以来,袁晓辉一直从事监管改造工作,先后担任过带班干事、分监区管教干事、监区管教干事、监狱专职狱侦干事、分监区长、副监区长、狱政科科长、监区长等职务。监管工作是一项监管民警与在押罪犯斗智斗勇的工作,长期工作在一线,袁晓辉深深地知道监狱改造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狱内侦查工作的好坏,了解情报的深浅,直接影响监狱改造秩序的稳定,影响监狱的安全与稳定。多年的管教经验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让袁晓辉能在犯群出现异常的第一时间就捕获信息,并及时遏止。曾先后破获 “监内医务室被盗案”、“毒品进监吸食案”、“罪犯预谋脱逃案”等多起狱内又犯罪案件,有效打击了狱内重新犯罪行为。
他肩扛重担、业务精通。2010年5月,贵州省安顺监狱升级为高度戒备监狱,主要收押刑期15年以上、无期、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重刑罪犯。当时监狱设施条件有限、民警相对年轻,对重刑犯的管理缺乏经验,加之重刑犯刑期长,监管改造难度极大,面对严峻的监管形势和安全压力,时任二监区监区长的袁晓辉在困难和重任面前,丝毫没有退却,而是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结合监区实际,建立完善了监区《重危罪犯排查制度》、《违禁物品排查管控办法》等十余项管理办法和制度,为监区的安全稳定奠定了基础。他每天坚持深入犯群,收集掌握罪犯思想动态,根据掌握的犯情动向,针对性地开展好罪犯的教育引导,及时消除监管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多年来,对罪犯教育谈话6000余人次,成功转化顽危犯40多名,切实维护了监狱的安全稳定。
他勇担社会责任,铁汉柔情。29年来,袁晓辉始终坚持用爱温暖身边的人,哪里有难事,他都主动“扛一肩、帮一把”。贵州发生特大旱灾时,他向所在党支部发出倡议,为普定县白岩中学学生募集资金并购买矿泉水及时送到白岩中学,解决学生的饮水问题。2018年4月,他带领监狱青年民警到安顺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帮扶活动,通过法制课堂、送健康进校园、心理团辅等活动,利用监狱优势资源,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填补孩子们对法律、健康和心理方面的缺失,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增添一份光亮的决心。为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改变命运,在袁晓辉的带领下,监区自发捐款6000元,长期资助两名成绩优异、生活困难的残疾儿童,为他们的明天保驾护航。
从监区到科室、从科室到监区,袁晓辉毫无怨言,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主动站出来,到需要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他用坚守挽救了一个个失足的灵魂,用担当攻克了一个个监管难题,用责任心温暖着一个个走在社会边缘的孩子,用无悔的青春诠释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深刻内涵。
袁晓辉只是无数抹蓝中的一个,这无数多的藏蓝色在高墙电网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新时代中国的美好明天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