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新警:我为你们指明成长之路-贵州省监狱管理局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从警心得

寄语新警:我为你们指明成长之路

  • 字体:
  • |
  • 发布时间:2019-04-02 14:01
  • |
  • 来源:
  • |
  • |
  • 打印本页
  • |
  • 关闭本页

新报到的各位同行们,自你们到各个监狱报到后,签上你们报到的名字的那一刻,在你们人生的旅程中,一个新的,但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监狱人民警察的职业生涯,就此正式开始了!热烈欢迎你们作为新鲜血液和生力军,加入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请你们记住:监狱,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场所,也更是我们共同的家!作为你们今后生活中的“兄长”、学习中的“师长”,结合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人生阅历和多年的监狱政治工作实践经验,我想寄语你们,为你们指明你们监狱工作职业生涯中的成长之路,并期待能够与你们共勉。

监狱工作,千头万绪,工作内容涉及监管改造、教育改造、劳动改造、生活卫生、刑罚执行等方方面面,有很多的工作板块。作为年轻的新警,你们对每个工作板块都要熟悉、要通、要懂、要了解,除此之外,你们还要至少在一两个工作板块内容上要“精通”,力争成为这个小领域的“行家里手”、“工作能手”,也就是说,你们既要成长为多面手的“通才”,还要成为行家里手的“专才”,为今后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监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律。首先,你们必须要学会严格的自律,并将自律养成为你们生活和工作的良好习惯,请你们相信,一旦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必将会使你们受用终身!这里所说的自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你们必须要做到严格的自律,千万不要将你们以前在社会上所学会和养成的一些坏的行为习惯“带进”监狱,监狱的良好环境,事关我们每名干警的切身利益!但监狱的良好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维护;二是你们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其他干警有“不好的行为和习惯”的时候,也必须要做到严格的自律,不要去学这些坏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是在其他方面也要做到严格的自律。例如,你们工作几年后,即便未获组织提拔,也请你们继续保持奋斗者的姿态和良好的心态,并继续保持严格的自律,切不可放任自己,就此“破罐子破摔”!请你们记住:“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也请你们要记住:“是金子迟早是会发光的”,不要太在意一时的得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对待个人功名。也请你们相信:你们努力工作,组织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你们要有这份淡定、从容和自信!这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多看。一直以来,“师带徒”是我们监狱系统的优良传统,你们是年轻的新警,在你们报到开上正式上班的时候,监狱会根据每人的不同情况为你们“量身定制”安排一名艺精德馨的师傅,带领你们在工作上入门上路。在日常工作中,你们要多看看师傅是如何工作的。例如,多看看师傅们是如何对罪犯“三大现场”进行有效管控的;在清监检查过程中,师傅们是如何清查哪些安全隐患“死角”的;在罪犯考核中,师傅们又是如何依据相关规定严格做罪犯考核材料的。师傅们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监狱工作实践经验,足资你们借鉴,在多“看”的过程中,你们不仅仅要看在“眼里”,更多是要记在“心”里,内化于对自己成长有益的东西。

多听。监区、分监区领导以及老干警在和罪犯做个别谈话或者集体教育的时候,作为年轻的新警,你们要积极去做一个“旁听者”,多听他们和罪犯的教育谈话技巧,他们是如何切入话题的、他们是如何引导和开导罪犯的、他们是如何“走进”罪犯心灵的,他们又是如何打开罪犯内心深处那扇“窗”的。这些都是值得你们很好学习的地方。除此之外,你们在向监区、分监区领导汇报工作以及和老同志谈工作的时候,要多听听他们的批评意见和中肯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便在工作中继续发扬自身优点,及时克服和改进自身不足。

多学。关于“多学”,我建议你们:一是在日常工作中,你们要多向监区、分监区领导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警学习,他们十数年,甚至数十年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是足资你们借鉴和学习的;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经验,你们还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在理论业务学习中,要扩大视野,经常在维普期刊、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浏览,多查阅和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我们监狱工作理论研究的动态前沿要有所了解。还有,你们学习了理论业务知识,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学以致用、学为所用,最大限度地寻找理论知识和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契合点和结合部,切实做到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并升华理论。

多问。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懂的地方要多问,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穷根究底的精神。或许你们是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毕业,拥有较高的文凭和学历,但这并不代表你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懂空气”。你们是年轻的新警,在监狱工作方面,你们和从警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老干警比,你们略显“稚嫩”,还是“新手”上路。“多问”,并不会使你们显得很“无知”,也不会使你们“掉价”和“没面子”。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勇于敢于请教,这才是真正的“智慧”,是人生“大智慧”,更是明智的选择。你们要虚心多向别人请教,向各级领导请教、像经验丰富的老干警请教,“敢当学生”、“甘当学生”,这才是你们成长的必由之路。在学的过程中,你们须真正懂得“只有把自己放低,别人才会把你看高”这样的道理,更要懂得:海,正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低,所以才能“纳百川”,并最终“成其大”。

多记。这里所说的“记”,是指随时随地,甚至是随手的“记”,在日常工作中要去“记”点滴、“记”零碎。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日常工作中,最好能随身携带工作日志本,随时随地随处记录工作中所遇到的点点滴滴,不要小觑了这些日常工作中的零零碎碎,养成“记录”的良好工作习惯,记录下这些工作中的零零碎碎、点点滴滴的“边角料”,为以后“多写”积累素材,这也是你们快速成长、尽快成熟的“捷径”之一。例如:在日常工作中,罪犯向你们反映问题或诉求的时候,有时反映问题或诉求的罪犯比较多,有时罪犯反映的问题或诉求比较多,这些东西,如果光靠脑子记,未必能够记得真切,也未必能够记得牢靠,在罪犯向你们反映问题或诉求的时候,你们认真仔细记录下来,既能显示出你们对反映问题或诉求的罪犯以足够的重视,也能显示出你们对罪犯人格的尊重,我们尊重罪犯的人格,也必然会赢得罪犯对我们的尊重。对于罪犯所反映的问题或诉求,如果在你的能力和职权范围之内,请你立即为罪犯解决问题和诉求;如果罪犯所反映的问题或诉求不在你的能力或者超出你的职权范围,请及时向领导汇报,并跟踪学习处理过程,待处理结果出来后,应及时向反映问题或诉求的罪犯反馈处理结果,积极回应和正确处理罪犯所反映的问题或诉求,也是化解狱内矛盾、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监管改造秩序持续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之一。

多写。这里所说的“写”,是指专心致志、有的放矢地去“写”,是对日常工作中记录的那些“点滴”和“零碎”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地升华。例如:多“写”与监狱工作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章或者调研报告等等。我们的工作,不单单要求我们能“做”、会“说”,还要求我们会“写”,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你们做了确实很多的实事、是在脚踏实地干工作,而在理论知识上又颇有涉猎的话,我相信,你们肯定会有想坐下来、静下心来写一些理论性东西的“冲动”,而这种“冲动”又会激发你的“灵感”,不要小觑这种小小的“灵感”,这种小小的“灵感”,抑或就是你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勤思。有道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日常工作中,你们还要肯动脑筋,要学会“勤思考”,最好能做到“日三省其身”,例如:每天临睡前,总结一下当日工作的得失。在当天的工作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自己是如何解决的?还有没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或者是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又是如何处理及解决的?究竟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你们深入思考和认真总结一下,以便从成功的地方及时总结和积累经验,在不足之处汲取教训,避免走弯路甚至“重蹈覆辙”。积极养成“勤思”的好习惯,通过“勤思考”、“善思考”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实际工作水平。

实干。最后,但却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教导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看”得再多、“听”得再多、“学”得再多、“记”得再多、“写”得再多,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些上面,而不去身体力行、努力践行,不去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干”的话,那么,你们所“看”、所“听”、所“学”、所“记”、所“写”的这些东西,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是“花架子”、是“花拳绣腿”,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也是经不起真刀真枪的“战场”检验的。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于你们是年轻新警,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领导安排给你们的工作任务,最开始可能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也或者是重复性较强的工作,但请你们要认真对待,并“高度重视”,千万不要不屑一顾,认为领导对自己是“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对于任何工作,都是从简单开始的,都会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你们只有把最简单的工作做好了,才有资格去做“较难做的”、“更难做的”,甚至“最难做的”工作,须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何况,即便是“扫天下”,也是从“扫一屋”开始的。做好工作,“能力”二字,只是充要条件,而“态度”,却是必要条件!能力不足,可以在实践中通过组织培养,通过自己勤学、苦练、实干逐步提高,但如果是工作态度一旦出现问题,即便是最简单的工作,也未必能够完成得好。打个比方,即便是大如“天文数字”的数字,也是由“0、1、2、3、4……”等这些“最简单、最基础的小数字”所组成的。这个看似浅显但却寓意深刻、富含哲理的道理,相信你们能够懂得和明白。(花合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