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用好教育改造四件宝,点燃罪犯重生新希望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教育改造是维护监狱安全的治本之策,是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基本战略,更是践行“以改造人为宗旨”的重要举措。教育改造最重要的是调动和激发罪犯自我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罪犯从“要我改造”变为“我要改造”。那么,如何激发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如何让罪犯从被动改造变为主动改造?从长期实践来看,我们往往会用到这“四件”法宝。

法宝一  教育谈话

谈话,是民警最常用的教育手段。罪犯对民警有信任、能认可,可以让改造工作事半功倍。认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罪犯何某自小性格比较内向,认知能力差,有一定的盲从性,在改造中虽然获得刑事奖励,但一直以来都是被动改造,缺乏主动改造动力及信心。于是民警时常找到何某进行日常谈话,在谈话中民警以尊重、真诚和关心的态度,认真倾听、平等交流,经常一谈就是一个多小时。经过长期接触和了解,何某逐渐对民警有了信任感,愿意对民警敞开心扉,让自己压抑在心里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宣泄。在谈话中,民警还引导何某找到自身的优点并进行正面强化,帮助其建立改造信心,逐步让何某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积极主动改造。经过努力,现在的何某成为罪犯比较信任号室长,也成为开导其他罪犯的心理互助员。


法宝二 心理矫治

心理矫治是指民警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罪犯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能尽快摆脱心理困境、防止过激行为,积极投入到正常改造生活的过程。

罪犯吴某自入监以来,由于刑期长,性格偏激,加之家中一直对该犯的改造漠不关心,其对改造生活缺乏信心,暴露出违反监规纪律的现象,甚至有自伤自残的行为出现。结合吴犯在改造中实际情况,民警有针对性对其开展了心理危机干预,同时,适时关注该犯改造表现情况,对于其每天的表现进行适时关注,对其改造中的闪光点进行正面强化,消极心理与思想予以及时疏导。通过民警长期的帮助,吴某在改造上趋于稳定,能积极投入改造,在遵规守纪、服从管理、劳动生产等方面均表现较好。

法宝三 社会帮教

社会帮教是指监狱引进社会资源,帮助罪犯积极改造、重塑自我,进行教育转化的一种方式。罪犯穆某在入狱前曾是一名让父母骄傲的大学生。自投入改造以来,每次亲情电话以及寄往家里的家书都向家人传递着一个积极乐观的正面形象,常常宽慰父母,告诉他们自己的改造生活很好。然而事实上,穆某的改造生活并不十分理想。因为巨大的落差导致他心里十分自卑,同时对周围同改,甚至民警有着强烈的戒备心。仅仅两个多月,他与同改出现过两次冲突,还出现了自伤自残倾向。

对此,监区民警高度重视。民警们在认真研究了陆某的家庭背景及改造表现后,认为穆某有着强烈的亲情观念,可通过亲情帮助穆某进行教育转化,于是制定了对穆某的家访方案,组织民警到陆某家中进行家访。家访得到了穆某父母的大力支持。对于这个家中独子,穆某父母对儿子十分重视,在穆某父母的配合下,这次家访十分顺利,还录制了一段穆某父母鼓励他积极改造的视频。

当穆某在狱内看到民警带回来的视频后,泣不成声,当即向前往家访的民警表达了真挚的谢意。通过家人的鼓励和引导,穆某将自己对家人的内疚和亏欠转化为改造的动力,改造变得更加积极。


法宝四 文化改造

文化熏陶人、文化改造人。监狱充分发挥文化改造的教化功能,开展文化艺术培训,营造轻松、舒畅的服刑环境,调整罪犯改造心态,培养罪犯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素质修养。

韦某原本是一名死缓罪犯,性格孤僻、偏执,常年不与他人交流,也不愿参加监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民警对其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当时正值监狱组建乐队,在监区民警的鼓励下,他加入了乐队。在音乐的熏陶下,他慢慢爱上音乐,表现出对音乐的极大兴趣,人生也慢慢有了追求和希望,他的性格渐渐改变,经常与同改探讨音乐,有问题主动找民警帮助,积极参与监狱组织的各项活动。他说是音乐的力量改变了他,让他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方向。

教育改造罪犯如果只是空洞的讲道理或谈政策,只能得到罪犯表面上的服从。要想达到真正教育转化的效果,就必须通过多种手段,了解罪犯真实的想法,帮助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做出理智的选择。教育改造的转化功能绝不是一朝一夕、一尘不变就能达到的,在监狱长期的监管改造中,监狱民警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改造方式,为帮助罪犯奔向新生开辟光明道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