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新警成长记|成长,我听见了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新警成长记|成长,我听见了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我的爷爷与父母都是监狱人民警察,去年,我也通过考试成为了这藏蓝中的一员。我始终记得拿到警号时内心的雀跃和领到制服后,在镜子前反复审视的自豪。入警半年,我对这身警服的感情在逐渐升温,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在“前辈”的指引下日渐成长。

妈妈的秘籍宝典

入职不久,我便接到封监执勤的战“疫”任务,在进监的前一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老妈的信。第一次,她以前辈和同事的身份称呼我,给我讲她参加 “03非典防疫”“08抗凝”的经历,她鼓励我别害怕,她将与我并肩同行,共同投入这次新冠防疫“战”。虽然脑海里预想过无数回,但当厚重的监狱大门打开,真正走入高墙,还是不免紧张与无措。慌乱中我想起老妈在信里写到:工作中,要坚持做到眼勤、耳勤、手勤、脑勤、嘴勤、腿勤。

我最先实践的是“嘴勤”,但几天下来才发现,自己向前辈提出的问题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才开始反思,静下心来践行其他几“勤”。最先让我尝到甜头的是“眼勤”和“耳勤”,即多听多看老民警是怎么做怎么说的,看的是规范的执法流程,听的是谈话的策略与重点。随后就是“手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颠仆不破的真理,将问题与经验都记录下来,便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指南。在做好一定的前期积累工作之后,就要开始动脑思考了,这就是所谓的“脑勤”,对于思考后不解的问题再践行“嘴勤”才更有的放矢。最后是“腿勤”,日行上万步,这是监狱民警的常态,日常监管中,只有在不断地巡查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了解犯群,我想这也是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师父的悉心教授

监狱里有着“传帮带”的良好传统,带我的师父是我们的分监区长,一名退伍从警的姐姐,身上带着一股子利落劲儿,说话做事果断沉稳,虽说是“老”民警,实际也没比我大几岁。我第一次夜间执勤就是跟着她。因为心里老想着值班的事,我在床上辗转难寝,上岗时间一到便匆忙带上装备上岗了。

几天下来,虽然什么事都在做,但却理不出个头绪,师父大概也看到了我没头苍蝇似的状态,和我说了值班注意事项及巡视重点之后,开始温声宽慰我:我也是新警过来的,特别理解你们跃跃欲试的心情,但越是刚接触这份工作越要沉得住气,先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学习一些监管经验,才能高效开展工作。我这才恍然醒悟——广撒网不如深挖井,饭要一口一口吃,事也要一件一件做。于是,我便转变思路,在了解工作性质和内容后,向书本学、向经验丰富的民警学,在实际工作中学,慢慢来,不要着急。

我的蹒跚学步

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渐渐放慢了脚步,也愈发深刻地意识到,对罪犯的管理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能做的就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岗位职责,从熟悉罪犯“四知道”入手,在尝试通过教育谈话等方式去了解罪犯所思所想,一边不断践行着“六勤”,一边沉住气一件事一件事地做。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却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方面是“被欺生”,极少数罪犯会花言巧语、伪装隐蔽,在新民警这里谋求一些管理制度的“松绑”;另一方面则是因与罪犯谈话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产生的挫败感。“前辈们”告诉我,这不仅仅是新民警经常遇到的问题,她们也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触。因此,她们告诉我要规范执法,警惕罪犯“钻空子”“捅娄子”,对她们的教育,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正是因为恶习形成已久,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教育工作,绳锯木断滴水石穿,才能真正做实对罪犯的改造工作……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面对恶习深重、抗拒改造的极端顽固犯,我不会畏难。

对我来说,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半年就像是一粒种子放在了土壤当中,困难与挫折化作阳光雨露,让它逐渐生长,枝干每一厘的增加,叶片每一寸的舒展,这变化都微弱到不易察觉,于我而言每一次的收获即使微如萤火,也闪着成长的光芒,不悔,投身于这片藏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