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青春
都是全然不同
且不可复制的
每个人的青春
都填充进了不同的色彩
我的青春有三种色彩
1934年,我的爷爷出生在江西上饶一个中农家庭。1949年,刚刚15岁的爷爷就报考了赣东东北军事干部学校鄱阳分校。1949年11月贵阳解放,爷爷跟随大部队来到贵州接管青岩,却遇到了匪特来袭,在那场黑神庙战斗中,爷爷坚守在自己的垛口,使着汉阳造步枪,英勇杀敌,爷爷说:“那时候打战,我们都没怕过,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爷爷参加战斗的故事伴随着我长大。生活中的他更是勤俭节约、助人为乐,时刻保持着一名老军人的特质。
在我的记忆里,会时常想象他年轻拿枪的样子,于是,携笔从戎的种子慢慢在我心中种下了。
橄榄绿
带着爷爷的训诫,我来到部队,从吃饭速度开始改变,从每个一令一动学起,慢慢地也将自己的棱角磨平。为了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话务员正式携号上岗,早起晚睡的业务训练便是家常便饭,“您好,我是09”、“您好,8680”。部队的磨练让我得到了成长,我慢慢理解爷爷年纪轻轻便决心跟着解放军干革命的理想信念。我更加下定决心,向这名优秀的老同志看齐。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是对我们新警的一场考验与锻炼,200多天的封监执勤,让我在这场悄然打响的战疫中快速成长。从备勤开始,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我便加强体育锻炼,认真学习。可初到换防那一日,我还是担心自己是否能适应高强度的监内连续作战,监区教导员看出了我的心思,送了我四个字:敢拼敢干。我也不断鼓励自己,年轻人就要敢拼敢干嘛,部队的作风可不是摆设啊。
进入监区后,环境消杀、体温测量、餐食发放、业务资料、心理疏导等等,一段时间下来,繁琐的工作也慢慢变地得心应手,我也开始学会通过一封家书、一通电话、一个细微的表情洞察罪犯的思想动态,发现有异常的及时开展个别教育谈话,进行心理疏导;带领她们开展体育锻炼,在强身健体中舒缓紧张的情绪;将队前讲话作为一日工作的总结与提醒,让每一项工作都井然有序进行。
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是我橄榄绿的接续,更是红色基因的延续,从穿上警服的那一天起,我便知道,这一身藏蓝,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定不忘从警的誓言,退役军人的信仰,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活出藏蓝风采,用我的行动与奉献绘出我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