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袁警官,我以为我这辈子真的废了,是您救了我一命,给了我重生的希望。”前不久,罪犯尹某的这段话,让袁远梅深感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
袁远梅,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三监区教导员,全国监狱戒毒系统先进个人获得者。75后的袁远梅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她与战友们一道,执着破解女性罪犯改造的特殊难题,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管案例、监管风险,在监管一线的方寸间保持敢打敢拼的女警本色。
半路出家的“教育能手”
对于教育改造罪犯,袁远梅算是“半路出家”。2010年,年近40 的袁远梅因监狱体制改革分流到省第一女子监狱。虽已工作多年,但却从未直接管理过罪犯,到了新的单位,她成了一张“白纸”。特别是在罪犯的教育管理上,袁远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与罪犯教育谈话常常抓不住重点,以至于每次谈话结束,她自己说晕了,罪犯也被弄“蒙”了,教育效果十分不好。
袁远梅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心一横,凭借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一股子不懂就去问、不会就去学的韧劲儿,向“老改造”的同事们挨个请教,一有时间便钻研罪犯档案,在犯群中收集信息。短短几年时间,她摸索出了“查档案——知背景——找切入——定方案”的个别教育方法。
2020年12月,罪犯尹斌(化名)因故意杀人被判死缓入监。罪重刑长,尹斌看不到希望,干脆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消极改造。混刑等死是她经常在嘴上念叨的,还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与他犯争吵扯皮。对此,如何教育转化尹斌,成了袁远梅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如果继续消沉下去,只会让你的生命更没有意义,你现在虽然是‘死缓’,但如果改造表现得好,还可以争取减刑。”
情况掌握清楚后,袁远梅对尹斌的教育转化开始了。在接下来的改造生活中,袁远梅时时肯定她好的方面和闪光点,让她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看到希望后,袁远梅逐条向她讲解减刑政策,逐步把尹斌引入到重视计分考核和减刑上来。袁远梅还积极借助亲情帮教的力量,激发尹斌的改造动力。在她的精心管教下,慢慢地尹斌改造态度转变了。遵守监规纪律不用人叮嘱了,还会主动帮助别人打扫卫生。在一次谈话时,尹斌激动地说:“袁警官救了我一命。”
就是这样,袁远梅从直管民警、分监区长到副监区长、政治教导员,4700多天的坚守,几千次的谈话,挽救了上百个迷茫的灵魂。
善于克难的“一把好手”
“学会了缝纫这门手艺,我相信自己刑释后,不会是对社会毫无价值的人了。”罪犯罗小莉(化名)是监区的“劳动之星”,是同改罪犯口中的“劳动快手”,但提起她的变化,袁远梅感慨颇多。
刚入监时,因为刑期长、生活琐事一团糟,罗小莉经常与其他罪犯发生矛盾、屡次不服从民警的管教,这样的“刺头”让直管民警头疼不已。而那时,监区也正计划将一个分监区罪犯的劳动改造项目改为服装加工,罪犯完全没有接触过服装加工,这对袁远梅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为兼顾对罗小莉的教育及技能培训,袁远梅将她调整到缝纫机操作岗位,不仅手把手教她,同时还要做好分监区其他罪犯的思想工作,帮助她们尽快适应劳动改造项目的调整,提升劳动积极性。
那段时间里,袁远梅一有时间就找罗小莉谈心谈话。
“你知道自己扮演着什么角色吗?——家庭的半个顶梁柱,你的孩子还在上学,你现在好好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技术,以后出去了让自己和孩子吃饱穿暖,你愿不愿意学?”
起初罗小莉还比较排斥,但是袁远梅不厌其烦地心理开导和技术指导让罗小莉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开始主动和大家一起学习,偶尔也会跟民警交流技术层面的心得。
袁远梅见“刺头”转性,内心非常高兴。一直以来,她就这样一个一个重点突破,再集体提士气。那段时间,监区罪犯的劳动积极性高涨,不仅超额完成劳动改造任务,更让罪犯们在高墙内找到了努力方向。
凝心聚力有“妙手”
2022年5月,袁远梅提任为三监区政治教导员。做了监区教导员后,她成了监区民警公认的“知心朋友”,承担着民警“心理辅导员”的职责。通过“结对子”“师带徒”帮助监区青年民警掌握快速进入角色和亟需的理论素养、清监搜身、队前讲评、教育谈话等“硬核本领”。
监区急事难事多,民警难免产生疲劳和急躁心理,她总是第一时间关注到并送上安慰的话,力所能及提供帮助,她暖人心的言行成为监区队伍不可或缺的“粘合剂”。
在工作中,袁远梅更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主题教育中,对照书目自学深学,带领监区党员、团员共学共研,利用“初心课堂”“党员示范岗”,把理论武装的要求和氛围传递给监区里的每一名民警。
三监区民警队伍中,军属、警属的占比较大,夫妻两人很多都两地分居,加之工作繁忙,照顾不了家庭是摆在她们面前的现实困难。作为母亲的袁远梅,也时常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她深知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由己及人,袁远梅便和监区班子经常利用谈心谈话、家访、座谈会的契机了解民警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考虑到民警陪伴孩子和老人的时间少,她们便在监区开展儿童节亲子活动、母亲节活动以及家属进监活动。袁远梅希望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入手,让民警在工作中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袁远梅正是用她最执着的坚守、最努力的付出,默默耕耘在高墙方寸之间,用爱心、耐心和热心打开罪犯的心结,用人格魅力去教育感化她们,重燃她们对生活的希望。罪犯的改造工作仍在继续,坚韧与执着的她还会和同事们一道,以奋斗者的姿态去迎接工作中的挑战,持续书写春风化雨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