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13名心理咨询师圆满完成了贵阳华夏心理学校为期5个月的业务技能提升培训,并顺利结业。同时,经过精心筹备,贵州省第一女子监狱“塑心者”心理矫治团队正式成立,该团队由这13名监狱民警组成,其中二级心理咨询师4名,三级心理咨询师9名,集合了监狱心理矫治的骨干力量,合力开展罪犯的危机干预、团体辅导、课堂教育、循证矫正等工作。
“塑心者”是怎样炼成的?
精挑矫治人才
今年6月初,监狱围绕“抓实培训主线、组建矫治阵线”的工作目标,积极整合社会心理优势资源,聘请贵阳华夏心理学校对民警进行系统化的心理矫治业务技能提升培训。此次培训监狱从107名心理咨询师中精选了13名业务突出的基层一线心理咨询师参加。
精选培训内容
在对基层心理矫治工作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监狱与华夏心理学校就培训内容多次进行沟通和调整,决定从“打基础”开始,力求“强根基”,把重点放在罪犯个别化矫治技术的抓实和提升上。最终确定了培训内容,包括咨访关系的建立、背景资料的收集、初始评估、咨询师基本功的训练、精神分析的问话技巧、沙盘游戏在个体咨询中的运用、自杀与危机干预的处理、个案报告的撰写等。
精究培训形式
培训以落地培训、线上督导、线下自学 “三条主线”同时推进,突破了过去仅在课堂上依靠老师传授知识的“坐等”形式,更注重对心理咨询师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咨询师们在课堂上不仅要“认真听”,还要“亲自做”,真正把技术变成实操锻炼;不仅要在课堂上“亲自做”,更要到犯群中“真正用”,学习全程老师实行网络督导,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在此基础上,监狱为心理咨询师民警购买了《精神分析案例解析》、《心理危机干预实用指导手册》、《绘画心理治疗——对困难来访者的艺术治疗》、《心理咨询面谈技术》等系列心理矫治工具用书,内容涵盖较全面的覆盖个体咨询技术的指导和咨询师个人能力的提升等。
“塑心者”上线后能做什么?
守护安全底线
“塑心者”是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她们不局限在一个部门,而是分布在各个一线单位,能直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罪犯的心理咨询和个别化矫正中。她们可以在第一线利用专业特长,从源头上掌握犯情,对罪犯的危险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预警并研究制定教育管理对策,从根本上预防隐患,维护底线安全。
践行攻心教育
在坚守安全底线,践行改造宗旨,统筹推进五大改造新格局的要求下,“塑心者”不仅是矫治工作的操作和实践者,更是心理矫治效能发挥的探索者。团队中的13名民警由于个人经历、教育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亦能对同一个个案提供不同的观点和视角,提高心理矫治成效。她们将以自己为原点,利用心理学对个人成长及人格完善的有利影响带动一帮身边的民警咨询师、辐射一批罪犯心理互助员,最终矫正一群心灵扭曲的罪犯。
下阶段该团队将组建课题组,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应对办法并转化研究成果,探索监狱心理矫治应用的效能,最终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