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金西监狱二监区三分监区指导员陈关斌收到了一封来自毕节市七星关区的信,这厚厚的信件会是谁写的呢?都网络时代了还有人写信真是难得!疑惑中,陈关斌拆开信封,满满四页纸,首行是“尊敬的二监区三分监区全体民警·您们好”,原来还是写给整个分监区的。
信件是6月份刑释的罪犯石某某写的,信里主要是表达对监狱民警的感谢:“三年的服刑生涯,人生的低谷有了警官的精心教育和帮助,让我从心理低谷走出来,有了你们的帮助,解决了我一个又一个难题”,“真正关心自己的只有警官,您们的真心付出,我没有什么报答您们的教育之恩,监狱的再造之德,以来信的方式表示对您们的谢意”。信里还谈到了回归社会后的迷茫:“我回归也有一个多月了,才知道自己的渺小,如今社会变化太大,过去的朋友今天成了陌生人,我只能站在城市的角落里偷看,压力太大,真的不能把警官们的话当耳边风”。同时,也表明了自己面对新生的决心:“为了报答曾帮助过我的三分监区的警官,我本人要做知法守法,不违法的合法公民,树立新的人生观,在什么地方倒下,就在什么地方爬起来,争取赶上时代的末班车,做一个新时代的守法公民”。
当我得知消息后,前往二监区三分监区习艺车间准备详细了解信件的起因,碰到了分监区长曹锐和民警薛德应,曹锐正组织新收押的罪犯学习,薛德应正在流水线上忙于指导,他们告诉我:陈关斌在监舍分发生活物资。不好打扰他们的正常工作,我又急忙往监舍赶。
在监舍等到陈关斌和刘锦涛忙完,我告知来意,陈关斌显得有点不好意思:石某某这人在服刑期间的表现很普通,我们对他都是正常的管理,我们收到他的这封信后,大家还在分析他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题?我和刘锦涛刚才就在查他当初登记的联系方式,想通过电话回应他,了解一下他的生活状态,鼓励他再坚强一些。那边,刘锦涛查到了石某某的亲属联系方式:他登记有他父母和哥哥的家庭住址,他在服刑期间没有会见记录,看来我们只有通过他的亲属联系上他,或者先侧面了解一下他近期的生活状况。
我顺便问了问二监区三分监区有多少在押罪犯,并问陈关斌是否都熟悉罪犯的基本情况。陈关斌成竹在胸地说:90%以上的罪犯情况都烂熟,除了前几天新收罪犯还在熟悉当中。如果不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我们的管理工作就无处下手。当我问到在石某某身上是否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他会写信来时,陈关斌苦苦思索,把石某某这三年的表现捋了一遍:他很普通啊!没有违规违纪,也没有太突出的成绩,因为没有家里人来会见,每年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组织来进行慰问座谈,他之前的责任民警是杨寒钧,寒钧跟他的接触更多。话还未说完,对讲机里传来呼叫,要带新收罪犯去录入监资料,陈关斌和刘锦涛边说抱歉边穿戴上单警装备,匆匆地往外走。
而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一封信,是对监狱基层民警的信任,是对监狱管理文明、规范的认可,更是对监狱执法的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