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等待,成为了一种奢望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春日迟迟,草木萋萋。今年的春天比以往来得更晚,六盘水监狱开启封监值班模式两月有余,广大民警依旧选择坚守岗位,但谁不愿归家团聚?谁没有诗和远方?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等待,也许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

        

  

一个节日,遥遥寄哀思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庚子年三月十二,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于我而言,这个节日显得非比寻常,犹记多年前母亲身患重病,辗转各大城市求医,我没能在身边照顾她,母亲辞世时,我因在外上学而未能到母亲坟前探望,原本打算今年清明节去母亲坟前祭奠一下,怎奈疫情至今未止,我只能静静的隔着遥远的时空追忆逝去的母亲。和我一起执勤的吴建斌告诉我,他也经历了至亲离去的痛楚,他的父亲去年病逝,今年清明之际他也想回去扫扫墓,可面对疫情的肆虐未能如愿,于是,他只能借助今年的全国哀悼日之际,在半垂着身躯缅怀抗疫英雄的同时,悼念一下天堂的父亲……他想:但愿明年清明,对已故亲人的那份奠念不再变得那么遥远。

 

(余富)

(吴建斌)

一个蛋糕,遥遥寄心愿

“宝贝,你的生日快到了,最近疫情严重,爸爸不能陪伴在你身边,你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等来年爸爸再陪你过生日好吗?”在电话里景诗军愧疚地告诉儿子说。他不知道多少次缺席了孩子的生日,由于夫妻工作各在一方,疫情发生时,他和妻子把7岁的孩子交给远在老家的父母后,赶回到不同的抗疫岗位上。生日那天,孩子在电话中不停地嚷道:“这蛋糕不好吃,我要爸妈亲自做的蛋糕”。谁曾想,奶奶一片好心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孩子却不如意,这可能是孩子习惯了父母做的味道吧!景诗军也曾想,对工作他可以做到事无巨细,可是对于孩子的关爱,却无法做到像对待工作那样“细微”。同为四监区的民警浦毅在提及生日这个话题时也满怀愧疚,最近,他的孩子和父亲的生日也相继快要到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不能亲自给孩子和年迈6旬的父亲过生日,只能在内心深处向他们道一句“对不起”。在这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也许战友们不会把过生日的“小事”放在心上,但他们已经把对家人的牵挂深深藏在了心中。

 

(景诗君女儿的生日)

(景诗君)

(浦毅父亲生日)

(浦毅)

一个电话,遥遥寄思念

“近几天以来,听到电话铃一响,我就十分紧张。”民警王封踏的老家远在400余里外的望谟,一年难得回家看一眼年迈的父母,更何况遇上了疫情。据了解,他的妻子已有身孕6个月,还独自带着2岁的孩子,而他自春节以来一直投身于抗疫一线,最近,他的妻子反应身体不适,孩子也经常感冒发烧,没人照顾,他心中无比牵挂和担扰,近日来只要他听到电话铃声他就感到十分焦虑。与他一起战斗同事们劝他还是给领导请个假吧,他却说:“国家危难时刻,我不能当逃兵,留下来是我的职责”。和王封踏情况不太一样的是,李健老家却在更远的安徽,“孩子刚出生,你怎么也来了?”面对同事的疑问,李健却一笑而过。对他们来说,封监执勤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和妻子通一个电话,在视频里看看孩子那天真的笑容,他们十分期待疫情尽快结束,也希望祖国这个“大家”和自己的“小家”都能安好。

(王封踏)

(李健)

工作再繁重,也会努力扛过去,疫情再厉害,也会终将消失殆尽。也许,我们生命中所有的美好,都值得等待,一如春天的到来,经历了寒冬的煎熬,终将会迎来盛世花开。

我们共同等待着,

等待那个特殊的节日到来时,

我们不再忙碌;

等待那个特别的蛋糕摆好时,

我们不再缺席;

等待那个亲人电话接通后,

我们不再归家无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