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话做事思维敏捷、条理清晰,言谈间不时抛出连珠妙语,让人感到随与干练,他曾在监狱子弟学校的三尺讲台教育育人20余载,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在监狱改制后走上另一条教育战线,用其才学、能力和魅力给服刑人员新生的力量。他,就是瓮安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刘勇。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刘勇,自2010年任教育改造科科长以来,勤学善思,精心谋划,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大力推动教育改造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建设,在领导和同事们眼里,他是教育改造工作的行家里手。
一、勤学善思,注重发挥团队力量。
走上教育改造科科长这一岗位后,刘勇为弥补自己在监管改造业务知识的欠缺,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深刻领会掌握教育改造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他还善于利用学习交流机会“偷师学艺”,借鉴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学习,探究“矫正”、“个别化”、“循证矫正”、“个案管理”等新的提法和做法,并结合监狱实际,将这些好经验和新理念灵活运用于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50岁的他主动要求到扬州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并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填补了自身知识短板。
为监狱民警授课
教育改造工作不能靠少数人单打独斗,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此,刘勇团结依靠科室同事,坚持定期召开科务会,抓好科室民警的理论学习和工作研讨,努力提高科室整体业务水平。他按照监狱安排,每周牵头召开一次“一科两中心”碰头会,互通互帮互促,并利用各种会议学习之机,加强与押犯单位的交流沟通,落实工作责任,就监区文化建设、工作思路、个案管理、个别教育等方面达成共识,有效促进教育改造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此外监狱组织部门每次开展新干警培训或干警业务知识培训,他都精心准备,认真讲解,努力灌输新形势下教育改造的新要求新理念。
二、细心谋划,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改造氛围。
有着丰富基础教育和管理经验的刘勇,结合罪犯教育改造实际,引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瓮安地域文化等元素,设置励志图文、彩绘,设置晒成绩、晒幸福、知觉园等“三栏五园”,使独具狱园特色的楼道文化不断拓展规范,营造了良好的改造环境。
针对每年7、8、9月份服刑人员心理烦躁容易引发监管安全问题这一实际,他与同事们共同筹划、组织,连续4年开展了不同主题的文化月系列活动,以先进文化为主导引领监区文化建设。红色文化进监、电影周、篮球周、狱内十大歌手选拔赛、监区文艺节目展示周、书画手工艺作品评选、“迎国庆”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好戏连台,服刑人员积极参与,普遍欢迎,并编出顺口溜:“教育科,活动多,又跳舞来又唱歌……服刑人员笑呵呵!”目前,在他的指导下,监狱成立了花卉、腰鼓、合唱队和《弟子规》诵读等特色兴趣小组,“一区一品”格局初步建成。
到地方司法局参观交流(右一为刘勇)
三、主动争取,积极构建监地联动桥梁。
近年来,监狱社会化建设的有效被日益重视,其中监地联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年来,刘勇始利用多年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在司法、教育、医疗、律师等行业为监狱教育改造联络了一批帮教志愿者,并有18人获得监狱颁发的聘书。特别是在2013年,刘勇积极奔走联系,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促成了监狱与瓮安县政府联合举办“监地联动共建和谐”大型活动,促进了当地政府法制进监、文化进监、帮教进监系列活动的开展,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积极的社会反响,有效推动了监狱工作的社会化建设。
为构建大教育格局,刘勇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与地方司法部门沟通交流,用诚心和敬业交上许多朋友,先后促成遵义、盘县、毕节等地司法局,技工学校,地方检察院、关工委等20余家单位,来监参加“开放日”活动,并与之签订《监狱互助共建协议》。他们在参与帮教及观注服刑人员困难家庭等方面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贵州航空高级技工学校,多次进监参与帮教,为我监罪犯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服刑人员困难家庭免费解决8名未成年子女就读问题。
一年一度的大型“开放日”活动对罪犯积极追求改造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让社会关爱的阳光不断洒进高墙内,也让社会对监狱阳光执法、公正执法有了更多的了解。一次次活动的筹备、组织和成功举办,刘勇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四、以人为本,积极参与个案管理和个案攻坚。
监狱“三无”罪犯、危重犯等是服刑人员中的特殊群体,人数不多,但却是监狱安全的重大隐患。刘勇在工作中一直关注着这一特殊群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参与个案管理和个案攻坚,为促进他们积极改造做了大量工作。
对“三无”罪犯,刘勇同志通过电话联系地方司法部门,积极为罪犯寻亲,为上百名罪犯找到家人联系方式,帮助他们重建、修复家庭关系;对危重犯,他积极参与个别教育,及时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多次外出对20余名服刑人员进行视频家访。2014年10月,他驱车上千里,深入六盘水地区,走访了六个家庭。2015年春节前夕,冒着风雪严寒深入毕节乡村,走访三名重点问题罪犯家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帮教形式,陆某,文某等一批危险罪犯问题得到化解,危险得以消除。
走访刑释人员(左一为刘勇)
此外,他还经常深入监区,参与狱情分析研判,多次参加重点罪犯“会诊”、转化方案制订和督导工作,参加“短余刑犯”、“特岗犯”教育调研。
在刘勇和领导同事们的努力下,瓮安监狱教育改造成效显著,“以教攻心、以文化人、内外联动”的大教育格局基本形成,教育改造工作经验和成果得到了司法部、省监狱局的充分肯定。面对成绩和领导同事们的认可,他始终不骄不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把努力工作看着是对生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