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不忘“三牛”情怀 牢记“石油精神”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近期,以“石油精神”为背景的工业史诗题材电视剧《共和国血脉》在CCTV-1播放,该剧讲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军民团结一心,以钢铁般的意志,在茫茫沙漠上、冰天雪地中创造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孕育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石油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来到胜利油田,看望慰问广大石油工人,并勉励大家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同时指出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好、践行好、传承好“石油精神”,让“石油精神”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中。

一、在新时代,保持孺子牛情怀,石油精神不断弘扬。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朝鲜战火又起,石油成为共和国急需的血液。毛主席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西北军区某部近万人,奉毛主席之令,就地改编,踏上为共和国寻找"血脉"之路。“今天我们五十七师正式从作战部队序列退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加入到石油队伍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为祖国的石油打赢一场漂亮的革命战役,把贫油国这个帽子,扔到大海里去”。这是剧中人物王振华的信心,也是矢志不渝的信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时代会面临更多的困难、阻力、矛盾,我们要从“石油精神”中汲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力,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党的事业中,始终勇挑重担,甘于奉献,在新的赶考路上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二、在新时代,坚定拓荒牛情怀,石油精神不断践行。克拉玛依地貌大部分为“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戈壁荒漠,环境艰苦、气候恶劣,干燥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为108.9毫米,蒸发量为2692.1毫米,冬夏温差大,极端最低气温为-40.5℃,极端最高温达46.2℃。“进驻克拉玛依,钢刀连第一个报名,我们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是一把永不卷刃的钢刀”。“我们时刻保持革命加拼命、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已经下定决心,要在黑油山,打一场攻坚战,解决我们当前缺油少油的困难局面”。这是剧中人物石兴国的请战书,也是忠诚无悔的担当。“峥嵘岁月、不凡时代,他们许党报国、何曾畏惧。”新时代还要打更多的“攻坚战”和“持久战”,我们要从“石油精神”中汲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力,迎难而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奋力啃下“硬骨头”,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前赴后继,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新的赶考路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三、在新时代,铭记老黄牛情怀,石油精神不断传承。大庆油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它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最大的油区,它的发现和开发,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63年12月,周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铁人”王进喜的信念,也是源源不断的动力。“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新时代要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我们要从“石油精神”中汲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战斗力,发扬敢打敢拼、不屈不挠的精神。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无畏气概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精神,用汗水浇灌收获、用担当践行使命,在新的赶考路上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