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
毋庸置疑,服刑生涯是痛苦的,但若能调整心态,把铁窗当寒窗,或许能找到另类的快乐——那就是读书。
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更是一种享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95年起将每年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的乐趣,并向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作者们致敬。恰巧,这一天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特殊意义——塞万提斯、德拉维加、莎士比亚、汤显祖、曹雪芹等文学巨匠,都是在4月23日辞世的。
孩提时代,每一本小人书,每一本看图识字、看图认物的画册,都是我最亲密的伙伴。也许是祖辈父辈的影响,我从小和书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培养了看书读报的习惯。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对人成长的意义是巨大的,古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读得愈熟,领悟愈深,写作时越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影响人的一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所服刑的王武监狱,不但有藏书上万册的监狱图书室,每个监区还有自办的藏书上千册的图书站、几百册的图书角,极大地方便了爱读书的服刑人员。
我现在积极参与协助警官编辑监狱改造小报,也令一些狱友羡慕,就是因为有较多的时间和书报打交道。阅读和写作对我来说既是劳动和改造需要,亦是自得其乐,是对有限生命的升华。这种运笔由心倾诉的欲望,恰如人对空气、对阳光、对自由的渴求般自然。我已过知天命之年,由于自己的犯罪,家已不家,虽不敢妄言饱尝了人间冷暖,阅尽了世间沧桑,但酸甜苦辣、世态炎凉、生离死别之疼都已经历,之所以能自我疗伤化解心结,从书中汲取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生命的关照推己及人,昔日的痛楚化为平和。如斯,阅读更能让我沉潜,让我安静,让我思索。读好书,省人于心,品人如感,娱人于乐。书之韵味,且读且悟。
铁窗之内,一盏孤灯,一杯清茶,一卷诗书,在无数个静谧的夜晚,慢慢品读,细细品味,反省自己,检视自己,剖析自己,提醒自己,警示自己。
阅读,成了我唯一的寄托,书籍,成了我最钟情的对象。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分享成为一种风尚。
心神专一,阅读明志,书香致远。
五监区 赵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