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教架桥梁 亲情促改造
——“雨露工程”2017年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会亲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雨露工程”的意见,切实做好我省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爱与救助保护工作,体现社会关爱和人文关怀,更好的教育和引导服刑人员子女,促使家庭暂不健全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信心,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全力打造平安监狱,创建平安贵州。根据《亲情召唤梦想 关怀托起明天“雨露工程”2017年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贵州省王武监狱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得到了省综治办、省司法厅、团县委、民政厅、检察院以及贵州家和顺心理文化发展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周密布置、精心策划,由监狱领导牵头,服刑人员指导中心具体落实,各监区和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在全监范围进行认真严格的甄别筛选,确定了18名服刑人员为此次活动的对象,为他们准备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把服刑人员的子女接到监狱与他们的父亲零距离接触,让服刑人员受到亲情的感化,重塑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让服刑人员子女受到亲情的鼓舞,健康快乐的成长。
2017年1月25日早晨,冬日的天空显得格外晴朗。上午8点,18名服刑人员的35名子女在“雨露工程”相关人员的陪伴下带着浓浓的亲情如约而至,迫切的心情,匆忙的脚步,掩不住激动的表情,在监狱民警的引导下,孩子们走进监狱见到了他们许久未见的父亲,一行行的泪水,一句句“爸爸我好想你啊”,道出了儿女盼父归的声声呼唤。久别的亲人紧紧相拥,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紧握的双手始终不愿松开。“孩子别哭,是爸爸不好,是爸爸对不起你,你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好好读书,我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和你团聚。”一位服刑人员拉着孩子的手一边哭一边说道。餐厅内,服刑人员与儿女坐在一起,相互了解着近况,互诉衷肠。“生活怎么样,身体是否健康,学习怎么样……”在场的服刑人员与孩子们都激动不已,多年未见的孩子在父亲的怀抱中撒娇,拉着孩子的手,服刑人员眼中噙满泪水,不停的嘘寒问暖……积蓄已久的亲情在此刻释放,无尽的思念在这一刻化作服刑人员加速改造的坚定决心,现场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上午9点,在贵州家和顺心理文化发展机构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下,“雨露工程”会亲会正式开始,服刑人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了“梅花朵朵开”、“爸爸我们一起向前冲吧”等亲子互动游戏,进行面对面和心与心的交流,活动中,孩子们跟自己的爸爸拥抱在一起,感受到了平时无法感受的温暖。
随后,服刑人员代表郭某进行了发言,他说:“感谢政府和监狱给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打消了顾虑,我一定把亲情化为力量,珍惜良好的改造环境,感恩奋进,踏实改造,以优异的改造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人,早日成为守法新公民,早日实现团圆梦!
在”爸爸我想对你说”的寄语活动里,孩子们的话都浓缩成了深深的祝福和殷切的期望。当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麦克风里传出:“爸爸,我等你出来,希望你出来健健康康的”无不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一句“爸爸我爱你”胜过千言万语。青涩的面孔,质朴的语言,听到孩子深情的呼唤,服刑人员流下了激动而悔恨的眼泪。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呼唤激励着囚子们感恩奋进,早日新生,面对子女,服刑人员纷纷表示:“一定会踏实改造、早获新生”。
在“分享甜蜜”的活动中,服刑人员指导中心龙华主任代表监狱对上级领导的关心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表示感谢,向服刑人员子女送去新春祝福,他说“监狱联合“雨露工程”开展此次活动,旨在搭建服刑人员和其未成年子女之间沟通的桥梁,帮助服刑人员子女成长成才,希望服刑人员在亲人、亲情的鼓励下,迷途知返,重踏新生路,早日与亲人团聚,挑起家庭重担,去尽一个做父亲应尽的职责。”随后,龙主任与服刑人员一起为孩子们切蛋糕,让在座的服刑人员与自己的子女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和幸福,感受政府和社会的关怀,感受这份满满的爱。
活动的最后安排了服刑人员向子女赠送礼物,礼物并不贵重,可今天的相聚却是无比珍贵的。相聚意切切,惜别情依依。就要分别了,那么多的不舍和无奈,无尽的思念,期盼的眼神。亲人们在相互道别声中,在对监狱民警的一片感谢声中挥手告别。孩子们带着父亲的嘱托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监狱。孩子们怀着疑惑而来,带着信心而归。参加亲情帮教的服刑人员在民警的关怀和亲情的感召下,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心中驻足了缕缕希望的暖阳。
亲情是这世界上最真、最深厚、最牢固的感情,对服刑人员的积极改造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亲情帮教作为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稳定服刑人员情绪,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次会亲会,增进了服刑人员与其子女的感情交流,让他们用亲情相互激励对方,共同走出生活的阴霾。帮教为桥梁,亲情是纽带,我们将始终坚持把教育管理作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借助亲情和社会资源,用亲情唤醒新生的希望,用亲情促进服刑人员加速改造的步伐,共同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全力维护监管安全,为构建平安监狱、法制监狱而奋斗!
文、图/宋嘉 狄芋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