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监狱文化

(新生之路)服刑人员不良习惯行为的矫治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习惯是人格特点之一,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成为一种行为定型。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一个人,不但动作、行为可以成为习惯,而且处世、处事方式等也可以成为习惯。坏习惯可以是导致犯罪的原因之一。

服刑人员改造是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也是改变坏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1.对不良习惯进行矫治。

(1)分析自己想要改变的不良习惯,制定改变计划。要培养一个新的良好习惯或者改掉一个不良习惯,必须设法使我们开头的力量尽量坚决、尽量强烈。万事开头难,开头若没有大的决心的动力,是很难奏效的。

(2)最好多人约定来改变不良习惯,便于形成相互监督、共同提高。人的心理规律就是这样,新的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联系在没有真正定型前,仍然具有回归的本能,所以贵在坚持,不可松懈。

(3)锻炼和提高自控能力。理智的强者要做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习惯的改变与培养,实际上都是用意志战胜惰性的艰难过程。

2.拖沓及为不良习惯,拖沓习惯的矫治。

遇事拖沓是懒惰者的外在表现,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和坚韧性都要求人们积极行动,当许多人已经养成了有机会便拖延的习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拖沓是意志薄弱的表现。亦是懒惰者心安理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必承担风险避免挫折的表现。怎样矫治拖沓?

(1)从认知上明确拖沓是坏习惯,不是无关大局,不伤大雅,它可以让你的理想抱负落空,甚至可以影响你的幸福。

(2)想出使你克服拖沓的具体办法,针对性地、有时间期限地、最好有人监督下的克服它。

(3)不要避重就轻。避重就轻是人的天性,要认真审视自己的现实情况,找出拖沓问题发生的关键,不要回避,克服恐惧心理。

(4)树立坚定毅力。不要指望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消除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要循序渐进,但不要为拖沓找借口和理由,搞下不为例。培养良好习惯也是在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