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他们的初心,每一句嘱托都能听得到他们的不舍,每一个背影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新时代呼唤新精神,新任务需要新奉献。
在“疫情”弥漫的日子,大多数人都选择闭门不出。但却有这样一群逆行者,披藏蓝,守阵地,尽忠诚,战疫情。其实榜样离我们很近,模范就在我们身边。
不忘初心担使命
身先士卒守诺言
一句“我不仅仅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更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喊出多少警察的心声、喊出多少党员的豪情,他们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已经多年没有回家过年的四监区民警王培涵,今年春节将岳父岳母从安徽省凤阳县接来贵州与父母妻儿一同过一个幸福祥和的团圆年,准备在这个难得的假期里,带着岳父岳母看看多彩美丽的贵州山水。就在大年初一,一家正其乐融融的准备晚餐时,却接到了局长一号令。接到命令后,他毫不犹豫,主动请战,舍弃这难得的春节团聚,要求第一批投入到疫情防控的战斗里去。他说:“国家发生疫情,自己应该挺身而出战斗在第一线,因为我身着警察蓝,胸前佩戴党徽,这正是体现我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时候”。
国家有难,身先士卒是责任!大雪不能阻挡逆行的脚步,他匆匆向家人告别后,立即连夜动身驱车从一百多公里以外的织金县赶回单位,参与到封监值守当中。
冲在防控一线
疫情在前不退
“17年前非典期间的印象还历历在目,17年后的今天我要再一次参加到疫情防控第一线战斗中”。局长一号令下达后,十四监区在工作群中通知并要求青年民警主动报名参加第一批封监管理。监区民警李庆同志说:“我也是青年民警,我先来,17年前我35岁,今年我还是35岁”。当灾难再次来临,他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加第一批封监管理。
李庆同志的爱人是省医的一名医护人员,两人同时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第一线,他因病刚出院的母亲只能托付给亲戚照顾。李庆同志本人患有高血压、痛风,并在年前头部CT检查中发现脑瘤,准备过年后做手术,因为此次封监也只能推迟进行。他不顾自身情况,总说他心态年轻,就永远还是一个年轻人,接到命令投入战斗的那一刻就是一名年轻的战士。
该同志所在监区为老弱病残监区,监区罪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疾病,在这个关键时刻,看护好、教育好、管理好这些罪犯更是责任重大。1月28日该同志在夜间巡监查号时,一名罪犯眼前发黑后摔倒,撞在铁床上造成头部受伤,该同志立即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送到监狱医院治疗,成功地避免了特殊时期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灾难面前,毫不退缩,永远冲到第一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起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坚守一份责任
托起一份信仰
十六监区民警欧新黔,1960年7月出生,是第一批封监管理中年龄最大的同志。
在接到局长一号令后,他第一时间做好准备,火速奔赴战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和平时期,疫情就是战场,集结就是命令,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在进监封闭管理后,虽然他年事已高,并患有高血压,但依然奋斗在疫情战斗第一线,准备好降压药,他便积极投身到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当中。 作为一个仅有5个月就要退休了的老同志,他在,为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他在,大家信心更坚定。他抢着参与监控值守,进行监内巡查、为罪犯测量体温、对罪犯进行心理疏导,带押罪犯统一对餐具进行清洗、消毒等工作,他干劲十足,从他忙碌的身影中根本看不出是快要退休的人。别人说,老欧,快退休了,还这么拼干嘛?他总是严肃地说:”当你到我这个年龄就会明白了,还能穿上警服工作的时间不多了”。 在此次战斗中,他坚守岗位,尽忠尽责,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服从命令、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优良传统,为年轻人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不竭动力。
发挥先锋模范
做好后勤保障
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后勤科即将退休的、热心的“老孙哥”又奋战在后勤保障一线,特别是局长一号令发布后,他更是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协助搞好后勤保障供给。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干警,他深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好后勤工作保障,前方战士才能安心上战场。每一天到岗他想的都是如何抓好膳食物资的供应储备工作,哪样物资有多少,差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做好储备工作,保证干工食堂的正常运行与供给。做好干工供餐服务工作,丰富饭菜品种,保证营养供给,确保干警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卫生、吃得放心。他亲自对食堂重点部位做好消杀工作,落实操作间、餐具保洁及高温杀菌工作,每天监督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体温监测,佩戴口罩及讲究个人卫生,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有一种信仰,叫坚守;有一种职责,叫担当;有一种幸福,叫守护。他们在平凡的岗位,做着平凡的事,但却有不平凡的意义,正是有了他们默默地负重前行,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享受什么叫作岁月静好。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战胜疫情,战胜病魔,渡过难关。
谨以此文
向所有正在防疫战场上
奋战的监狱警察职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