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疫情突发,迅速蔓延。严峻的防控形势,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所有监狱人民警察的心。疫情紧急,刻不容缓!全体监狱干警带着“若有战,召必回,来必战,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积极响应监狱党委号召,提前结束休假,奔赴战场,以战为令,以令为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关键时刻,每名同志站得出、顶得住、打得赢,以“战时状态”投入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有的同志已经在封闭区域连续战斗40余天,为阻断疫情传染源,确保疫情期间监狱的持续安全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当中有的人已过了天命之年,家中有高龄父母等待赡养;有的人刚为人夫初为人父,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儿需要照顾;有的人身体欠佳,还要长期靠服用降压药来维护健康。但在疫情面前,他们义无反顾,没有怨言,服从命令、听党指挥、逆行而上,奔赴同疫情斗争的第一战场,唱响了“当打之年,我与疫情死磕到底”的壮志与誓言…
既是战士,也是儿子!
七监区蔡钧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自接到封闭执勤命令以来,他主动请缨,积极安排家中事宜,毅然投入到工作岗位之中。因家中有90多岁且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亲,他怕自己进监执勤后无人照顾,便把老母亲寄养到了养老院。自2月11日他参加封监执勤以来,已经有40余天没有同老母亲见面了,老母亲因为年迈体弱,加之思儿心切,已经有很多天没有好好的进过食了,现在因病已经住进了医院。
得知母亲近况后,蔡钧民既伤心又自责,自责自己无法在母亲病榻下悉心照料,但一想到现在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而且参与封监的民警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如果这个时候请假出去,必定会增加其他民警的执勤负担,而且人员流动也会加大监狱人员的感染风险。看到身边同事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坚守,他思绪良久,准备把对母亲的亏欠和思念深埋进自己心里,独自承担这份相思之苦。
他白天与同事们共同执勤和坚守,只有晚上在夜深人静时才偷偷掉泪。监区领导和身边同事看出了他精神状态不对劲,一再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实情。监区获悉这一情况后,便第一时间汇报给了监狱领导,在监区同事的一再劝说下,经请示监狱后,他才愿意出监去照顾自己的母亲。临走时,他讲道:“感谢监狱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及母亲的关心,等我母亲病好后,如果疫情还未结束,我会再次请战,我要与疫情死磕到底…”
临近花甲,不减斗志!
在七监区,还有一名老同志包庆华,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退休了。因为身体欠佳,常年病魔缠身,他本来可以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岗位上过渡到退休的,但他经常说道:“我现在还能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就应该冲锋陷阵在一线……”在抗击疫情封监执勤一线,他老当益壮,主动请战,再次成为主力军,带领年轻民警同罪犯开展教育谈话,进行封监管理。他讲道:“因为是封监管理,不管是干警,还是罪犯,在这种情况下情绪波动都比较大,特别是我们民警,面临生活、工作双重压力!我们的老一辈是经过“非典”的,有这方面的斗争经验。有好多年轻民警在这方面还缺乏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处理特殊事情上,还需要我们老同志多带带,所以在这个时候,必须发挥我们老同志的作用,做好传帮带,让年轻同志尽快成熟起来……”
此外,在他和几个老同志的一再要求下,还主动承担了深夜值守监控的任务。他讲道:“本来一线警力就不足,而且年轻同志白天工作任务比较重,我们老同志晚上睡眠浅,为了进一步优化警力配置,所以经过我们几个老同志商量,主动承担了晚上值守监控的任务,一方面是为了给年轻同志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挥一下我们的余热,为抗疫多出一份力……”3月21日,迎来了他59岁的生日,在监内,虽然没有蛋糕和蜡烛,没有聚会和举杯,没有拥抱和鲜花,但却有包庆华同志坚守岗位的职责和担当,他在自己的工作本中写道:“干了一辈子监狱工作,过了那么多次生日,今年的生日是最令人难忘的,在此祝愿全国人民幸福安康,祝愿疫情早日结束…”
在七监区,除了这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老同志,还有一大批年轻同志,他们同样“抛家弃子”,不畏艰险,在当打之年,纷纷奔赴抗疫一线,投入到这没有硝烟但必须取胜的战场。他们有的在监内封监执勤,有的在备勤备战状态下,积极参加监狱组织的各项志愿活动,为封监执勤民警及其家属排忧解难。为了取得这场战“疫”的胜利,在父母眼中,他们有可能成了不守“孝道”的子女;在子女眼中,他们有可能成了不守“信用”的父亲;在妻子和女友眼中,他们有可能成了不“称职”的丈夫和男友,但他们在疫情面前,依然逆行而上,舍小家为大家,与疫情死磕到底,为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继续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