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2019|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 教育改造工作质量全面提升-贵州省监狱管理局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要闻

我们的2019|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 教育改造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 字体:
  • |
  • 发布时间:2020-01-07 17:19
  • |
  • 来源:
  • |
  • |
  • 打印本页
  • |
  • 关闭本页

2019年以来,全省监狱坚持以政治改造为统领,紧扣专题教育,创新改造方法,发挥治本功能,拓展改造范畴,教育改造质量全面提升。

强化政治改造 稳步推动“五认同”入脑入心



紧紧围绕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目标,在全省监狱掀起政治改造的热潮。固化升旗仪式、入监宣誓和出监宣誓仪式,增强政治改造氛围和仪式感;打造政治改造精品课,在全系统进行交叉巡讲,以课堂教育、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心理情景剧等形式,把政治改造贯穿于改造工作的全领域、全时空、全过程;开展党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宪法、全国两会精神等专题宣讲,监狱系统全年举行升旗仪式300余次,各类主题教育600余次。不断强化罪犯“五认同”、“五树立”,将政治改造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转化为积极改造的动力。

紧扣专题教育 维护重大关键节点安全稳定

全年以国家法定节假日、重要纪念日、亲情节日、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四大分类,17个年度重要节日清单开展专题教育系列活动。组织罪犯开展党史、法治、国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拥抱新时代,唱响主旋律”、“我和我祖国”、“规范化专项教育活动”、“一封家书”等认罪悔罪、反脱逃、珍爱生命、禁毒宣传、防治HIV专项教育工作,引导罪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罪犯守法意识、悔罪意识、身份意识和改造意识。确保重大关键节点监狱安全稳定。

创新改造方法 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


拓展劳动改造外延,会同劳动改造部门,积极探索恢复性司法实践。从惩罚和回归社会需求出发,发挥劳动改造的惩罚、矫正和回归功能,创新性开展修复与被害人关系、亲情关系和社会属性的恢复性司法实践活动。全省监狱系统在押罪犯写道歉书、致歉信和家书30717封,制作并送出新衣2354件,中秋节邮寄月饼3782盒,资助被害人、家人子女上学圆梦275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6期,1174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主动交纳罚金3773.68万元,上交赃款12270.72万元,履行民事赔偿1963.54万元,修复罪犯与被害人、亲属关系3686起,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该项目还荣获省直机关目标绩效管理创新项目一等奖。

发挥治本功能 循序渐进稳控罪犯服刑改造思想

以转化为中心,攻心治本,采取集中攻坚、挂牌攻坚的方式,对顽固型、危险型等罪犯开展教育转化工作。对罪犯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入、出监教育的必修课,对在押罪犯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罪犯心理健康。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团辅,对存在心理问题的罪犯进行心理矫治,心理危机干预,帮助罪犯重塑健康人格。全年转化顽固型、危险型罪犯百余人,解决有心理问题罪犯2330余人,实现“管中有教、教中有管”。

拓展改造范畴 发挥文化改造的浸润作用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罪犯,邀请“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余留芬、“时代楷模”黄大发等时代楷模到监狱进行爱国主义宣讲,使核心价值转化为罪犯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罪犯,与贵阳孔学堂联合开展“仁爱贵州”传统文化进高墙,活动为期两个月,覆盖8所监狱,让罪犯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用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引导罪犯,用法治文化影响罪犯,构建形成监狱民警主导、罪犯全员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文化改造新格局。全年共开展各类大型主题文化帮教活动100余次,大型文体活动180余次,使罪犯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积极改造。

置身新时代,贵州监狱教育改造使命无比光荣,责任无比重大。全省监狱教育改造民警将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奋力开创新时代贵州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新局面,护航平安监狱建设逐梦前行。

分享: